下他的读书心得如何?”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林小华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向讲台。站在众人面前,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但很快镇定下来。多年的教学和公开讲话经验让他能够迅速调整状态。
“谢谢陈主席,谢谢各位领导、委员。”林小华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今天我分享的是一本对我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的书——《非暴力沟通》,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看到他们脸上浮现出感兴趣的表情,这给了他继续说下去的勇气。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很简单:通过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四个要素,实现心与心的连接。”林小华的声音渐渐有了力量,“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我想结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几个案例,谈谈这本书对我的启发。”
会场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专注地看着他。林小华从公文包里拿出那本《非暴力沟通》,轻轻放在讲台上,然后开始讲述。
“两年前,我还是西江镇中心小小学副校长。当时学校接到任务,要撤并田坝小学及其周边几个教学点。”林小华的眼神变得深远,仿佛回到了那个夏天,“这个决定遭到了村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孩子上学路程变远,存在安全隐患。”
他记得那天下午,校长办公室里挤满了情绪激动的村民,有人拍桌子,有人高声叫嚷,场面一度失控。作为学校最年轻的男教师,他被校长临时叫去协助处理。
“当时我刚刚读完《非暴力沟通》,决定尝试用书中的方法。”林小华继续说道,声音中带着回忆的温度, “我没有急于解释政策,而是先倾听。我问每位家长:‘您最担心的是什么?”
会场上,几位委员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身体,显然被他的讲述吸引了。林小华注意到陈主席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专注地看着他,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通过真诚的倾听,我发现家长们真正的担忧不是距离,而是路上的交通安全和孩子的午饭问题。”林小华的声音变得更有感染力,“于是我们联合镇政府,安排了专门的校车路线,并在中心校建立了食堂。最终,撤并工作顺利完成,没有一起上访事件。”
会场响起一阵轻轻的赞叹声。林小华看到有几位委员在快速记录,还有人在点头表示认同。
“调到教育局后,我分管教师工作,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处理一批老教师的上访问题。”林小华继续说道,这次他的语气更加坚定, “他们没有编制,待遇低,工作十几年却看不到希望,情绪非常激动。”
他记得那些老教师眼中混合着愤怒和绝望的神情,记得他们颤抖的声音和紧握的拳头。当时局里很多人都避之不及,认为这是个“烫手山芋”。
“我再次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首先,我承认他们的感受:“我理解你们的 心情,十几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确实令人沮丧。”林小华模仿着当时的语气,“然后我表达了自己的需求:‘我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公平对待,这也是教育局的工作目标。”
会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他的讲述吸引。林小华看到陈主席的眼睛亮了起来。
“最后,我们一起制定了解决方案:教育局适当提高临聘教师待遇,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林小华的声音充满了感情,“三个月后,这批教师不仅停止了上访,还联名给我们送来感谢信。”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小华微微鞠躬,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看向陈主席,发现这位平时严肃的领导正带头鼓掌,脸上带着罕见的灿烂笑容。
“太精彩了!”陈主席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林局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沟通课!”他转向会场,“各位,政协工作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沟通!就是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凝聚广泛共识。林局长分享的经验,正是我们政协工作者最需要掌握的技能!”
林小华站在台上,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他没想到自己的分享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更没想到陈主席会给予这么高的评价。
分享会结束后,多位与会者围上来与林小华交流。有请教沟通技巧的,有讨论教育问题的,还有单纯表达赞赏的。林小华一一耐心回应,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二百九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