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司机转岗。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带头不用公车,我自己下乡调研都骑摩托车。”
台下响起一阵轻笑,气氛轻松了些。林小华继续道:“改革后,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公车使用制度。每辆车安装GPS,使用需提前申请,事由、里程、油耗全部公开透明。”
刘正平边听边记,不时点头。林小华见领导感兴趣,又介绍了配套推行的机关作风改革。
“公车改革只是个开始。”林小华的声音渐渐提高,“我们发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于是我们推出了‘微笑服务和‘一站式办理,还制定了‘迟到干部下乡劳动等制度。”
说到这里,他点击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中,几名穿着白衬衫的干部正在田间插秧,汗流浃背却笑容满面。旁边老农手把手教他们农活技巧,场面温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上个星期我们组织的‘换位体验活动。”林小华解释道,“迟到的干部不再只是扣奖金,而是要去帮农民干一天活。效果出乎意料,不仅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也更理解农民的辛苦了。”
视频播放完毕,礼堂里响起热烈掌声。刘正平放下笔,带头鼓掌。
“林小华同志,”刘正平拿过话筒,“你刚才说的这些,正是我们纪委收到信访反映最多的问题。”他的声音有些激动,“没想到在西江镇,你们不仅找到了症结,还开出了这么有效的‘药方。”
考察组的成员们交换着眼色,低声讨论。县委书记文尚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朝林小华点了点头。
刘正平站起身:“今天的调研很有收获。省纪委会尽快研究,把这些好做法在全省推广。”他转向林小华,“年轻人,好好干!我们需要更多像你这样敢想敢干的干部。”
会议结束后,刘正平又实地查看了镇政府的办公环境和公车管理台账。临走时,他握着林小华的手说:“希望下次见面,是在全省经验交流会上。”
送走考察组,林小华长舒一口气。镇长刘仁华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林书记,这下我们西江镇要出名了!”
林小华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下午,林小华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党政办小张匆匆进来,手里拿着当天的省报:“林书记,快看!”
报纸头版下方赫然是一行大字标题:《西江镇:小改革带来大变化》,整整两个版面详细报道了西江镇的改革经验,还配发了评论员文章。
林小华正看得入神,桌上的电话响了。他接起来,听筒里传来县委书记文尚武的声音:“小林啊,看到今天的省报了吗?”
“正在看,文书记。”
“好,很好!”文尚武的声音透着喜悦,“刘书记回去后专门在省委常委会上表扬了你。省里决定在全省推广西江镇的经验。”他顿了顿,“对了,县政府正好有个副县长的空缺,县委班子讨论后,决定推荐你接任。”
林小华握电话的手微微一颤:“文书记,这……我资历尚浅……”
“资历不是问题。”文尚武打断他,“现在就需要你这样有想法、有闯劲的年轻干部。好好准备一下,组织上很快会找你谈话。”
挂断电话,林小华走到窗前,望着镇政府大院。两个星期前他刚到这里时,院里停满了公车,干部们迟到早退成风,群众怨声载道。如今,院里只剩下必要的两辆车,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手机震动起来,是县政协主席陈洪正发来的短信:“看到报道了,干得漂亮!记得当初我跟你说的话吗?改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林小华微笑着回复:“永远铭记您的教诲。”
放下手机,他深吸一口气。副县长……这个位置意味着更大的平台,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他想起刘正平书记临别时的话,眼神渐渐坚定起来。
改革的道路还很长,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一十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