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五十一)[2/2页]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秦巴汉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帘。
     “游客朋友们!”林小华抄起扩音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里有免费的盒饭和纯净水,请大家有序排队领取!老人和孩子优先!不够的可以加餐!”
     游客们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欢呼声。林小华挽起袖子,带领镇干部迅速搭建起临时分发点。他亲自将第一份盒饭递给那位带着小女孩的母亲:“抱歉让你们久等了,趁热吃。”
     “谢谢,太感谢了!”年轻母亲眼眶泛红,小女孩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饭盒,“妈妈,有鸡腿!”
     分发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林小华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但他的笑容从未消失。他注意到一位白发老人排在队伍末尾,立即拿起一份盒饭走过去:“大爷,您到那边阴凉处坐着吃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这时,林小华余光瞥见一个男子正举着相机对着他们拍照。那人穿着休闲但背着专业摄影包。林小华刚要上前询问,对方已经主动走来:“林书记您好,我是安城日报记者陈明曦,报社安排我们出来市里的各大景区采访,我想拍一组照片发回报社。”
     林小华擦了擦手上的油渍,与他握手:“陈记者,现在情况特殊,恐怕没时间接受采访。”
     陈明曦摇摇头:“您忙您的,我就记录一下真实情况。”他的镜头捕捉到了镇干部们忙碌的身影、游客们领到食物时的笑脸,以及林小华蹲下身给小朋友递水的瞬间。
     下午三点,最后一份盒饭分发完毕。林小华靠在指挥车旁,终于有时间喝上一口水。他的手机再次响起,是陈雪儿:“盒饭都送到了吗?游客们都吃上了吗?”
     “都吃上了,多亏了你。”林小华的声音充满疲惫却透着温暖,“饭店花费不小吧?”
     “说什么呢,”陈雪儿轻笑,“这个时候我不帮你,谁帮你啊?记得我的好就行了。”
     挂断电话,林小华发现陈明曦还没离开,正专注地翻看相机里的照片。他走过去:“陈记者,今天的情况……”
     “林书记,”陈明曦抬起头,眼中闪着光,“您知道吗?我去过很多景区,见过各种应急处理,但像今天这样高效、温暖的反应还是第一次见。特别是您调动私人资源这部分,很有新闻价值。”
     林小华摆摆手:“这没什么,换了谁都会这么做。那些游客中有老人、孩子,还有孕妇,让他们饿着肚子等,我做不到。
     第二天下午,林小华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走进办公室,党政办干部小李就急匆匆地递来一份《安城日报》:“林书记,您上报纸了!”
     报纸第二版赫然印着《镇党委书记送来的暖心餐》的大标题,配图中林小华正弯腰给小女孩递盒饭,阳光透过他的发梢,在照片上形成一道温暖的光晕。文章详细记录了昨天的事件,特别强调了2000份盒饭和5000瓶水的及时救助。
     更让林小华意外的是,上午九点,市委办公室打来电话:“林书记,孙书记看了报道非常感动,已经要求全市各景区学习西江镇的经验!”
     接下来的五一假期,古梯田景区虽然游客量创下新高,但在林小华和镇村干部的努力下,再没出现大规模拥堵和餐饮问题。每天中午,总能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游客中,分发着标有34;西江镇暖心服务34;字样的矿泉水和简餐。
     假期最后一天傍晚,林小华站在景区最高处的观景台,俯瞰着陆续离开的游客车队。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刘仁华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林书记,这次多亏了您。”
     林小华摇摇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的山路上:“不,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他拧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大口,“明年,我们要提前准备得更充分些。”
     山风吹过,带走了一天的疲惫。林小华不知道的是,在返程的游客中,许多人手机里都保存着一张照片——那位在烈日下为他们分发食物、满头大汗却始终微笑的镇党委书记。而这些照片,正在各大网站上悄然传播,标题简单却有力:《这才是人民公仆》。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五十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