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小丽帮着摆碗筷,神秘地笑了笑:“爸,小华说有重要事情宣布。”
林建军在餐桌前坐下,目光在儿子和儿媳之间来回扫视:“哦?什么事这么神秘?”
林小华清了清嗓子:“爸,少林哥要把县里的西江饭店转让给我们,价格很合适,八十五万全包。”
林建军的筷子停在半空,眉头微微皱起:“孙少林?他怎么会突然……”老人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条件是什么?”
“没什么特别条件。”林小华给父亲倒了杯酒,“他说看中我们会经营,不想让饭店被不懂行的人糟蹋了。”
陈雪儿在一旁点头附和:“爸,价格真的很划算。县里同规模的饭店至少要一百万以上。”
林建军慢慢啜了一口酒,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如果是这样……那确实是好事。”他看向儿媳,“雪儿,你愿意接手吗?”
陈雪儿的眼睛亮晶晶的:“当然愿意!我在西江镇经营了这么多年,对饭店这一行再熟悉不过了。”
正当一家人热烈讨论时,门铃响了。林小华去开门,只见孙少林站在门外,手里提着两瓶茅台酒,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爽朗笑容。
“少林哥?这么快就来了?”林小华惊讶地让开身子。
孙少林大步走进来,向餐桌旁的林建军点头致意:“林叔,打扰了。我实在等不及,就直接从安城赶回来了。”
林建军站起身,示意孙少林坐下:“正好一起吃饭,边吃边聊。”
餐桌上,孙少林详细介绍了饭店的现状:“生活用品我都搬走了,现在就剩下厨房设备和桌椅。位置你们都知道,就在县政府对面,客源绝对没问题。”
陈雪儿给孙少林盛了碗汤,小心翼翼地问:“少林哥,为什么这么急着转让?”
孙少林叹了口气,放下筷子:“我在安城的新项目需要全身心投入,实在分身乏术。”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而且……说实话,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小华和雪儿都是实在人,饭店交给你们,我睡得着觉。”
这番话让餐桌上的气氛更加融洽。饭后,孙少林提议直接去饭店看看。夜色已深,但众人的热情丝毫未减。
西江饭店的门锁有些生锈,孙少林费了些力气才打开。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尘埃味扑面而来。陈雪儿熟练地找到电灯开关,霎时间,宽敞的餐厅映入眼帘。
“桌椅都保养得不错,”孙少林拍拍一张实木圆桌,“去年才换的新桌布,洗洗就能用。”
林小华走进厨房,检查着各种设备。不锈钢灶台虽然落了些灰,但擦干净后依然光亮如新。冰柜、消毒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台专业的和面机。
“这些设备至少值十万,”林小华对跟进来的父亲说,“孙少林确实给了个良心价。”
回到餐厅,孙少林已经从公文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合同:“你们再仔细看看,没问题的话明天就可以签字。”
陈雪儿接过合同,认真阅读着每一条款。她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微蹙,最后抬头对丈夫点点头:“条款很公平。”
当晚,两家人商定了第二天正式交接的细节。临走前,孙少林拍拍林小华的肩膀:“饭店就交给你们了,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送走孙少林,林家人还沉浸在兴奋中。林建军抽着烟,若有所思:“孙少林这人……倒是讲义气。”
林小丽整理着沙发上的靠垫,笑着说:“这下雪儿又有用武之地了。说真的,自从镇上的饭店转让后,她整天闷闷不乐的,我都担心她会抑郁。”
陈雪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哪有……”
第二天下午,银行转账完成后,陈雪儿立刻开始联系原来的厨师和服务员。令她惊喜的是,大部分老员工都表示愿意回来工作。
第三天傍晚,经过简单的打扫和准备,西江饭店重新开张了。陈雪儿穿着整洁的工作服,站在门口迎接第一批客人。她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自信和喜悦。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县委书记文尚武竟然出现在了第一批顾客中。他看到陈雪儿,眼睛一亮“哎呀,这不是陈老板吗?听说饭店重新开张,我特地来尝尝。”
陈雪儿连忙迎上去:“文书记好!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
文尚武点了酸辣茴香小鱼和小炒黄牛肉,这两道正是陈雪儿的拿手菜。当热气腾腾的菜肴端上桌时,文尚武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就是这个味道!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西江菜了。”
饭后,文尚武特意把陈雪儿叫到桌前:“陈老板,一定要把西江饭店经营好。咱们西城县需要这样的饭店,需要这样的地道风味。”
陈雪儿连连点头:“谢谢文书记鼓励,我们一定努力。”目送文尚武离开,陈雪儿转身看向正在收拾桌子的丈夫,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西江饭店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五十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