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起酒杯:“那我们就陪马董事长喝一杯,助助兴。”两人勉强喝下了第一杯酒。
酒过三巡,餐厅里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马尚德红光满面,不停地劝酒布菜;黄毅浅尝辄止,保持着应有的克制;林小华则已经有些面红耳赤,他感觉双眼已经微微发直,脑袋也有一些晕,不过这个酒喝着让人很舒服,除了头晕没有其他不适。
就在这时,林小华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一皱:“黄县长,是石城县谢县长打来的电话,您看要不要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毅微微点头之后,林小华立即接通了电话,“喂,谢县长?”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林县长,我现在在你们西城县工业园区大门口,我的司机都转了两圈了,就是没有找到秦龙现代农业公司在哪里啊!”
林小华惊讶地站起身:“您已经到了?我马上过去接您!”挂断电话,他赶紧向黄毅汇报,“黄县长,石城县常务副县长谢明君来了,就在园区门口。”
黄毅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恢复平静:“小华,你快去接人吧。”他转向马尚德,“马董事长,一会儿可能要请你再加几个菜。”
马尚德立刻会意,对厨房喊道:“再加几个热菜,把蒸盆子马上热一个上来!”
五分钟后,谢明君穿着一件白色衬衫出现在了餐厅,他走路虎虎生风。一进门,谢明君就拱手作揖:“黄县长,冒昧打扰了!马董事长,久仰大名啊!”
所有人都起身相迎。马尚德热情地握住谢明君的手:“谢县长远道而来,蓬荜生辉啊!快请坐。”
谢明君在加好的座位上坐下,目光扫过满桌菜肴和酒杯,笑道:“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啊!”
马尚德亲自为谢明君斟满酒:“谢县长来得突然,我们准备不周,还望见谅。”
谢明君豪爽地摆摆手:“马董事长客气了。我这次来,是带着石城县二十三万父老乡亲们的重托啊!”他端起酒杯,“我迟来了一步,就先敬各位一杯,也感谢马总的热情招待!”说完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谢明君的脸已经红得像关公一样。他放下筷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黄县长、林县长、马董事长,实不相瞒,我这次来西城县,是想请秦龙公司也收购我们石城县的稻谷。”他叹了口气,“今年我们石城县的稻谷总产量虽然比往年上涨了不少,但是收购价一直上不去,全县农民们都很着急啊,县委县政府领导更着急。”
马尚德闻言,下意识地看向林小华。林小华此时已经有些醉意,但还是保持着清醒:“谢县长,这个……这个……恐怕不好办,我们西城县和秦龙公司是有合作协议的……”
黄毅轻轻咳嗽一声,打断了林小华的话。他看向马尚德,目光中带着深意:“马董事长,你们的企业要做大做强,就要有更广阔的胸怀啊,你说是吧?”
马尚德何等精明,立刻明白了黄毅的意思。他哈哈一笑,端起酒杯:“谢县长放心!我们秦龙公司一定按照西城县的价格,敞开收购石城县的稻谷!农民兄弟的困难,就是我们企业的责任!”
谢明君闻言,激动地站起身,双手举杯:“马董事长高义!我代表石城县二十三农民感谢您!”他一仰脖,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林小华看着谢明君豪饮的样子,不禁暗自咋舌。他悄悄揉了揉太阳穴,强撑着又陪了一杯。
酒席持续到晚上九点多。临走时,马尚德握着谢明君的手说:“谢县长,明天我就派采购团队去石城县考察,咱们尽快把收购协议签了。”
谢明君连连点头:“太好了!马董事长真是雪中送炭啊!”
黄毅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轻声对林小华说:“小华啊,看到了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域协同发展。农民增收不能只靠一个县、一个企业,要有更大的格局。”
林小华虽然醉意朦胧,但还是认真地点了点头:“黄县长说得对……我今天又学到了……”
夜色中,三辆公务车缓缓驶离工业园区。车窗外,秋夜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着这个金秋时节,农民们收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稻谷,更是满满的希望。
喜欢。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四百一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