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6章 经济、金融与战争[2/2页]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画凌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致粮价下跌?
     他们脑子里面装满了密密麻麻的米田共吗?前线两军还在对峙,他们把粮食率先抛售?
     甚至有官员痛斥这种没有常识的言论。
     后来《江宁日报》上有一个笔名叫晏哥儿的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阐述了户部尚书公孙赞那句话的意思。
     苏常个体户今年粮食增多,自耕农本身的需求因为预期便好,而推动了个贷的发展,银行个贷推动自耕农对布匹的提前消费。
     据有关人士统计,苏常今年上半年布匹需求量增加了200%。
     增加的人数几乎全部是自耕农。
     他们将银行贷款买地的一小部分钱拿出来买了布匹,原因是之前实在太穷了,许多人十几年都没有换过衣服。
     眼瞅着有田了,手里贷款还有一点点没有用完,就购买了布匹。
     别看这一举动稀疏寻常,敏感的商人们已经闻到了商机。
     既然自耕农出现了第一次提前消费,那么等到他们收割粮食的时候,多余的粮食,一定会拿出来一部分去卖钱,更别说他们还背负了银行的贷款。
     粮食售卖预期就摆在了这里,接下来数月,肯定有相当数量的粮食涌入市场。
     地方上的乡绅大户们家里粮食本来就多得吃不完,他们当然会提前抛售。
     从这一点,晏哥儿得出一个结论:粮价与多种因素相关,战争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更何况战场还没有开始。
     粮价的下行,不仅仅稳住了民生,也第一次让大夏的官员,尤其是公孙赞和沈彬看到了银行在物价这一块的调节作用。
     这件事怎么分析,怎么都会觉得神奇。
     当然,在粮价轻微下跌这件事情上面,江宁城要吃饭的文人们又开始了他们精彩的表演。
     有人说:在过去无数年,每逢战争,必民不聊生,然今虽有魏贼祸乱,却是明主悬于紫薇,甘露福泽苍生矣!
     还有人说:这是银行新政起到的主要作用,这一切都在陛下的预料之中。
     两日之后的一个傍晚,夏雨初歇,夕阳瑰丽,火云飞舞。
     李彦坐在后苑,一本正经地在给姬清颜回信。
     写了一会儿,李彦拿起来看了看,似乎不太满意,却低声抱怨道:“姬清颜这信比地沟油还油,字里行间散发出了一位中年猥琐男的潮糊气息。她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她这样,我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给她回呢?”
     油腻加猥琐……
     那朕用变态的语气给她回一封情书?
     对!没错!
     就用变态的语气!
     李彦兴致勃勃地写着,王元吉在一边道:“陛下,左相来了。”
     “让他过来。”
     曹谦德走过来道:“臣参见陛下。”
     李彦一边写一边问道:“何事?”
     “今年各地夏税汇报上来了,似乎不及预期,不过臣已经在想办法增加前线的补给,不会影响到前线。”
     李彦却看都不看他一眼,只是说道:“你在政事堂不是拍桌子说这仗再打下去咱们都得玩完吗?怎么现在如此积极了?”
     PS:今天一天都在路上,晚上回来赶了一章,明日补上。
    喜欢。
  

第236章 经济、金融与战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