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1章 魏国的困局[2/2页]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画凌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终于开始深刻地明白他的父亲为什么一直隐忍了。
     战争充满了变数,而且大规模的战争,是前线与后面统一协同的,可以说是全国参与的事情。
     即便某个州郡没有参战,但他们要为战争缴纳粮食,仅仅这件事,就对地方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更重要的是,战争不是看谁打赢了谁,而是看谁先坚持不住。
     尤其是灭国战争。
     魏国原定的战略是战争和经济的结合。
     战争直接以东西两线摧枯拉朽,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经济方面,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切断了对夏国的粮食贸易,以战争将夏国拖入粮食危机中,摧毁江宁的粮价体系。
     这两点都非常重要,结合起来,完全可以置李彦于死地。
     可现在是,两线都没能摧枯拉朽。
     大夏的军事战略,在东线采取了极端的坚壁清野,极端的防御,导致魏军即便不断攻城拔寨,却损伤惨重。
     这大大拖延了战争速度,进一步导致魏国战争成本暴涨。
     而反观大夏,魏国期盼的粮价没有暴涨,却采取了极端防御策略,将战争拖入持久战。
     打持久战,双方消耗都极大,可动员人数更多的魏国,消耗必然是最大的。
     更别说魏无忌去幽州防着契丹人,也需要消耗极大的成本。
     刘言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了。
     “夏国的粮价呢?”魏程返回到更重要的问题。
     如果大夏的粮价崩了,那陆康在东线再怎么死守,都没用了。
     最核心的乱了,被敌军重兵裹挟的前线,凋亡只是时间问题。
     “依臣看,夏国恐怕是从海上输入的粮食。”南宫旬突然说道。
     魏程怔了怔,诧异道:“海上?”
     “现在来看,只有这一个原因了。”南宫旬感慨道,“我们安插在江宁的细作多次提到,江宁这几个月,不少商社在招募到临安的人,而且许多人为了发财前往临安。虽然我们无法直接从江宁渡口的船只推断出哪些船来自哪些地方,但从这些商社的招募的次数,是可以判断出临安那边有不小变化的。”
     “右相说的有道理!”卢清立刻站出来,“之前我们派人走海路南下,遇到了夏军,足见夏海军在东南海域的扩张超出我们的预料,从海上调运粮食完全可行,更何况高丽现在在夏国的控制下。”
     魏程顿时面色铁青,这一点就完全说得通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
     大魏的确是当世第一强国,可只是陆上第一强国,海上的事情,大魏鞭长莫及。
     即便是河道密布的地方,魏军也会棘手。
     也就是说,哪怕魏军也有战船,现在去海上,或者汉江出海口遇到夏军的船,也大概率是束手无策的,只能眼睁睁看着夏军把粮食顺利运走。
     “现在怎么办?”魏程扫视一转问道。
     众人沉默。
     片刻后,刘言说道:“我王师在东线攻城拔寨,夏国内部内乱丛生,即便夏国粮价稳住,但我方依旧占据极大优势,陛下大可不必担心!”
    喜欢。
  

第521章 魏国的困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