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租车的,每天跑十二小时车,连给孩子签字的空都没有;那个说“别搞没用的”妈妈,在超市理货,下班要先去菜市场抢打折菜,她哪有精力看你发的孩子做手工的视频?
     他们把孩子送来托班,就像给手机找个充电插座——不需要花哨的功能,能稳稳当当充上电,别断电,就够了。
     你后来做的第一件“减法”,是把每周两次的“故事会”改成了“作业辅导课”。
     你把那些绘本暂时收进柜子里,换成了各科的练习册。刚开始孩子们有点不适应,那个总爱画画的小男孩还哭了鼻子,你蹲下来跟他说“咱们先写完作业,老师晚上单独陪你画,就咱们俩”。
     那天他妈妈来接他时,手里拿着写满对勾的练习册,第一次对你笑了,说“谢谢许老师,我家这孩子,就听你的”。
     你看,少了点“花样”,反而多了点“信任”。
     再后来,你连那本相册都不做了。改成每天在家长群里发一张“作业完成表”,谁写完了就打个红勾,谁错了几道题标得清清楚楚。
     有家长问“怎么不发照片了”,你说“孩子们正忙着写作业呢,等周末我拍几张发群里”——其实你知道,周末他们更想看的是孩子的作业登记本。
     但你悄悄留了个小角落,就在教室最后排的柜子上,放了个透明的玻璃罐。
     谁今天主动整理了自己的书桌,你就给他一颗糖;谁帮同学捡了掉在地上的橡皮,也给一颗。
     孩子们开始偷偷比谁罐子里的糖多,有次那个总打人的小男孩攒了五颗糖,举着罐子跟你说“老师,我能换一朵小红花吗?我妈妈说得了小红花她就带我去公园”。
     你当时没忍住,摸了摸他的头,说“当然能”。
     那天你在家长群里发了张他举着小红花的照片,配文“今天进步很大,学会帮助同学了”。
     他妈妈隔了半小时回了个“谢谢老师”,后面跟了个笑脸表情——那是她第一次在群里发表情。
     许,你现在应该懂了吧?“少就是多”不是偷懒,是把力气用在别人真正需要的地方。就像你后来把每天的蜂蜜水换成了凉白开,因为有家长说孩子在家不爱喝水,在托班能多喝几口就行;你把缝好的...
    喜欢。
  

第811章 。中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