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拱手道:“为陛下贺,为大魏贺!”
     “为陛下贺!为大魏贺!”
     威远伯汤继祖、镇国公楚昭南、靖海侯郑沧澜等一众勋贵齐声应和,纷纷面向金陵方向行礼。
     帐内气氛热烈,仿若胜利已然在望。
     余廷益与蒙无敌对视一眼,不得不跟着躬身行礼,若此时不随众,便是大不敬之罪。
     这些金陵勋贵,他们祖上随曹太祖打天下时,便已尽享“从龙之功”,如今最为忌惮的便是北疆这批新崛起的新贵。
     在这些人眼中,蒙家、马家、廉家、文家乃至张克这些不过是“暴发户”,是来分他们利益的“贱民”。
     毕竟世袭的爵位官位数量有限,多一家新贵,便少一份他们的利益。
     张维最终驳回了二人的建议,冷声道:“蒙总兵即刻回青州府驻防,余大人赶紧去莱州府保护大军侧翼。若再违抗军令,本帅只好请出尚方宝剑了。”
     两人只得告退。
     走出大帐时,余廷益与蒙无敌对视一眼,心想好言难劝执迷不悟之人,只盼多耳衮莫要识破这支大军的虚实。
     帐内顿时轻松起来。
     张维拍手命人设宴,所谓军中禁酒令,不过是约束底下人的规矩。
     在座之人最次也是二品都督佥事,哪家没有免死铁券?
     刑不上大夫,法不上勋贵,这是天下自古以来的惯例。
     金樽美酒,珍馐满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英国公张维高坐主位,满面红光地举起夜光杯道:“诸位,且饮此杯!”
     “敬国公爷!”
     帐内一众勋贵齐声应和,觥筹交错间尽是阿谀奉承之辞。
     酒过三巡,张维已有几分醉意。
     北征以来势如破竹,让他愈发轻敌,道:“东狄不过如此!”
     他拍案大笑,借着酒兴将功狗高岳的战绩揽到自己身上,道:“当年我在辽东单枪匹马连斩十余东狄骑兵……”
     军师贾玄立即附和道:“国公爷年少时便勇冠三军,如今统帅王师,东狄望风而逃,此乃天意啊!此战之后,说不定要再现前朝一门双公的佳话了。”
     “慎言!”
     张维故作严肃地摆手道:“这都是陛下洪福齐天,本帅岂敢居功?”
     威远伯汤继祖凑上前敬酒道:“陛下仁德,国公爷忠义,此战之后,加官进爵理所应当!”
     “敬陛下!”众勋贵齐声应和。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这些金陵勋贵们个个身着锦衣华服,谈笑间尽是祖上荣光。
     他们大多挂着五军都督府的虚职,平日里从不领兵,出征抵御多耳衮时皆称病推脱,如今追击多耳衮,却都拖儿带崽地跑来分一杯羹。
     恰似炒房一般,越是涨势迅猛,跟风者越多,一旦下跌反而无人问津。
     张维醉眼扫视众人,心中愈发得意。
     他之所以重用这些勋贵,无非是因为“聊得来”。
     勋贵们自成一个圈子,与寒门将领仿佛处于两个世界,一方整日盘算军饷粮草,一方只谈风月祖荫,不是一个圈子不必强融。
     例如某光头校长曾认为徐姓和林姓学生个子矮小,说话要么带口音要么语速慢,过于软弱,不堪大任。
     (不堪大任十元帅,识人之明蒋千古)
     这些勋贵们用他们擅长的阿谀奉承织和一封封战报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张维牢牢困在其中。
     而张维又用虚假的捷报,为金陵朝廷编织着另一个美梦。
     朝廷的盲目乐观,层层叠叠的信息茧房,让所有人都沉浸在必胜的幻象之中。
    喜欢。
  

第349章 形势大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