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带着水汽的风卷着工地的尘土扑面而来。质量监督组组长周明远的胶鞋踩过泥泞的工地,鞋底早已沾满了黄褐色的泥浆,每走一步都发出“噗嗤”的声响,裤脚也溅上了不少泥点。他抬手看了眼手表,指针稳稳地指向六点整,比约定的巡查时间早了二十分钟——这是他干质检二十年养成的铁习惯,“早到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场景,那些想藏着掖着的猫腻,往往就藏在清晨没人盯着的空档里。”
“周工,这边刚进了一批水泥!”检测员小刘抱着检测报告一路小跑过来,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紧贴在脸上,雨水顺着安全帽檐不断滴落,在报告纸上晕开一片浅灰的印子,让“出厂日期”几个字都变得模糊不清。周明远接过报告,指尖在微微泛潮的纸页上捻了捻,目光精准地落在“抗压强度”一栏,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忽然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水泥堆:“那批水泥的防潮布怎么没盖严?昨天下了一夜雨,底层的袋子怕是早受潮了。”
小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脸色“唰”地一下变了——果然,边角处的防潮布被夜风掀起一角,像块破烂的补丁挂在那里,底下的水泥袋早已鼓胀变形,深褐色的泥浆水正顺着袋角往下滴,在地面积起一小滩浑浊的水洼。
“立刻停工!”周明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掏出对讲机按下通话键,“通知物资组,这批水泥暂停使用,马上组织全部抽样送检,每袋都得查,一个都不能漏!小刘,你带两个人去现场,把受潮的袋子单独挑出来,用红漆做上标记,拉到指定区域封存,谁也不许动。”
他蹲下身,膝盖在湿滑的泥地上硌出一声闷响,用随身携带的钢钎狠狠戳了戳地面的泥浆,钢钎拔出时,上面沾着的泥块像块吸饱了水的海绵,能清晰地看到指腹按压的痕迹。他又捏了把旁边的沙土,指尖一捻,土粒立刻粘成一团,在掌心聚成个沉甸甸的泥球。“土料含水量超标至少三个百分点,”周明远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像是被这潮湿的空气浸得发紧,“这样的土填上去,不出一个月就得沉降,到时候坝体开裂,咱们全得担责任。通知施工方,上午停工晾晒,铺塑料布通风,下午重新检测,合格了再开工,不合格就一直晒到合格为止。”
刚处理完土料问题,周明远的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急促的铃声划破工地的寂静。是社区监督小组的吴阿姨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周工啊,可算找到你了!我们巡查时发现3号坝段的护坡石块缝太大,手指头都能塞进去!这要是涨了洪水,那些石块不得被冲跑?到时候坝体塌了可咋办啊!”
他立刻转身往3号坝段走,泥泞的土路在脚下发出“咕叽”的声响,没走几步,裤腿就沾满了泥渍。远远就看见几个居民围在护坡旁,手里都攥着工具,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正用树枝使劲戳着石块间的缝隙,树枝几乎能整个没入其中。看见周明远过来,大爷立刻把树枝递给他:“周同志你看,这么大的缝,能塞进半个拳头呢!这哪是护坡啊,简直是糊弄事!”
周明远接过树枝量了量,又掏出卷尺贴着石缝仔细测量,刻度显示缝隙最宽处足有5厘米,远超设计要求的3厘米上限。他翻开随身携带的施工日志,指尖划过昨天的砌筑记录,上面“缝隙符合规范”的字样刺得人眼睛发疼。“这是砌筑时没按规范灌浆,砂浆没
第369章 质量监督升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