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日的阳光像是被精心擦拭过,透亮得能看见远处河面上的粼粼波光。新堤坝的护坡上,上周刚铺下的草皮已经冒出细密的新芽,嫩得能掐出水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尖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仿佛在向每一个路过的人轻声诉说着三个月重建的日夜。
清晨七点,工地入口的安检处就热闹得像过年。戴着红丝巾的社区大妈们拎着竹篮、提着保温桶,见着穿工装的施工人员就往手里塞东西:“张师傅,尝尝我家腌的酸豆角,配粥最开胃!”“小李,这茶叶蛋是凌晨三点煮的,还热乎着呢,垫垫肚子!”王大妈拉着刚下夜班的小张,往他口袋里塞了把炒花生:“孩子,你爹妈不在跟前,大妈替他们多疼你点。这堤坝成了,你们的功劳最大!”
十点整,竣工仪式准时开始。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红色地毯从台阶一直铺到坝体边缘,背景板上“众志成城,重筑安澜”八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个笔画都像是用民心的温度熔铸而成。当主持人用洪亮的声音念到老军人的名字时,原本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突然拍了拍扶手,执意要站起来。旁边的志愿者小陈刚要上前搀扶,老人却摆了摆手,枯瘦却有力的手紧紧扶住椅背,腰杆一点点挺直,像一株历经风雨却不肯弯折的老松。他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比任何珠宝都耀眼,那光芒里,有战火硝烟的印记,更有守护家园的赤诚。
“同志们,乡亲们!”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像洪钟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当年我在战场上扛过枪,知道保家卫国是啥滋味;现在退休了,还能在工地上扛水泥袋,看着这堤坝一点点长高,这是咱老百姓的福气——”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神里满是欣慰,“堤坝塌了咱能重建,砖石能一块一块垒起来;可人心要是塌了,就像断了的弦,难接上了。但我看着你们,看着这么多年轻人、陌生人,为了一个目标拧成一股绳地拼命,就知道咱们中国人的‘心坝,比这钢筋水泥还结实,永远塌不了!”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从主席台蔓延到坝体两侧,惊飞了枝头的麻雀。施工方代表小王站在话筒前,刚要开口就先抹了把眼角
第379章 圆满竣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