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宏伟站在被告席上,聚光灯的强光刺得他眼睛发花,直到这时,他才终于看清旁听席第一排那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是陈阳,三年前被他以“不懂变通”为由,当场赶出工地的技术员。此刻陈阳手里举着支银色录音笔,屏幕亮着,里面存着的,是当年他在工地临时板房里,拍着桌子指示用废料填充地基的全部对话,每一句“别管那么多,能省就省”都清晰得像刚说出口。
法槌落下的声音“咚”地撞在法庭的大理石地面上,震得他耳膜发疼。“被告人秦宏伟,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贪污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名下七套房产依法查封拍卖。”法官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却像重锤砸碎了他所有的侥幸。透过法庭蒙着薄尘的窗户,他恍惚看见自己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商业帝国正在崩塌——曾经挤破门槛来送礼的开发商们,此刻正忙着在朋友圈发“与秦某无任何业务往来”的声明;连他从小疼到大的亲侄子,都悄悄去派出所改了姓,生怕沾染上半分关系。最让他如遭雷击的是,他当年挪用两千万公款盖的那栋号称“城市名片”的地标写字楼,如今楼前广场上立起了新牌子:“廉政教育基地”。玻璃幕墙上,还隐隐映着几个月前他被带走时,双手戴着手铐的模糊倒影。
官场的空气,像是被一场暴雨彻底洗过,正一点点变得清澈。市政府大楼的电梯里,再没见过有人趁关门的间隙,偷偷往别人公文包里塞购物卡;项目工地上,监理手里捏着检测报告,哪怕施工队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只要数据超标半分,当场就能拿出停工整改单,谁来打招呼都不管用;连最基层窗口的办事员都多了个心眼,签字前总会把文件翻来覆去看几遍,尤其盯着公章瞧——上个月刚抓了个胆大包天的,为了糊弄审批,竟用萝卜刻了个假章,被系统识别出来时,那枚带着新鲜萝卜丝的章还攥在手里。
林江在水库巡查时,指尖刚触到泄洪闸的传感器,就发现不对劲——是新换的,外壳还泛着冷白的金属光泽。以前这玩意儿三天两头出故障,屏幕上的水位数据总像打摆子,忽高忽低,现在再看,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稳稳地跳着。负责维护的老张拎着工具箱走过来,笑着递给他一瓶矿泉水:“新规定严着呢,每颗螺丝都得刻编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扫下码就直接能追到厂家,谁敢糊弄?”远处的水利展厅门口,几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正排着队往里走,展厅墙上的照片栏里,秦宏伟们写的忏悔书旁边,挂着林江团队去年寒冬里修复系统时拍的工作照,照片里的人冻得鼻尖发红,却都笑着比了个“OK”。
方玉明的办公室门旁,多了个枣红色的举报信箱,铁壳擦得锃亮。每天早上打开,里面都塞满了信封,厚的薄的,有的用信封装着,有的干脆是张皱巴巴的稿纸。有举报包工头把钢筋间距拉大偷工减料的,信里还夹着偷偷拍的照片;有反映审批流程太繁琐、跑了五趟还没办下来的,字里行间都是急得冒火的抱怨;甚至还有揭发单位食堂采购员缺斤少两的,连“上周三的猪肉比市场少了两斤三
第400章 新的生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