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4章 九阙都-催更[1/2页]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卿九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晏宁在家收完了小麦,安排人接着种植秋小麦之后,带着最后出来的数据来找计一舟。
     “计大哥,春小麦这一批真的有增产哎。”
     计一舟伸手把徐晏宁递过来的纸张接过来,“你种这些小麦的田都是肥田吗?”
     都城所谓的良田在计一舟眼里都不算是肥田,肥田只能是后边他们自己养护过的才算。
     徐晏宁摇头,“没有,只有一半是肥田,剩下的就是没有养护过的田。”
     徐晏宁种的小麦平均亩产是六百二十五斤,不同田地的产量幅度没有超过十斤。
     这个数据跟计一舟的试验田比起来稍微差了一点,但是放在整个都城还是很够看的了。
     整整提高了一百斤的产量,足够一家五口饱饱地吃一个多月。
     要是按照之前宁元昭那样的吃法,还能坚持更久。
     “鹤宵和怀璋他们家只要平均产量可以在六百二十斤左右就说明这个法子是稳定的。”计一舟有些高兴。
     他早就知道结果是增产,但是真被他自己给捣鼓出来了还是非常兴奋。
     这跟他自己试验田的收获不一样,他试验田都那样伺候了,产量不增加就太说不过去了。
     陈家和刘家的土地也没有他和徐晏宁这样大手笔直接搞好多肥料养护田地,种出来的产量就是推行之后大部分人可以种出来的产量。
     “这两天他们应该也收完了,到时候肯定会来跟你说的。”徐晏宁说。
     他们几家关系好,大的一起上班,小的一块儿上学,平时走动也频繁,没有因为到了都城被分散在各个职位就疏远了感情。
     陈意安每天还要来家里顺便把晓晓接走,说不定等会儿那四个牛马就一起回来了。
     宁元昭他们几个兢兢业业地修了三年书,这三年没有半点懈怠,几乎都是半年修完一本的频率。
     过年前宁元昭他们就能把五经修完,之后或许能歇一歇也说不定。
     宁元昭回来的时候还真是四个人一起到的,徐晏宁冲门口抬了抬下巴,“瞧瞧,这不是又堆一块儿回来的。”
     计一舟跟着笑,“跟小……朋友下学手拉手一起回家似的。”
     四个牛马往大厅一坐,十分不客气地要了计一舟自己都没多少的水果茶来喝。
     计一舟问:“你们家里的小麦收了吗?”
     “在收了,是你这边的数据出来了吗?”陈意安问。
     “是啊。”计一舟给宁元昭单独倒了一杯加过蜂蜜的水,“就等你们那边的数据出来了,我好写报告呢。”
     “我爹娘应该去收了,我回去就问问他们。”陈意安说。
     “

第424章 九阙都-催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