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简单旁观了一下重力室的运转流程,陈晔也就没再继续欣赏接受惩罚的五人。
     他缓步来到了演武场,从武器架上取下了一柄制式铁剑,开始练习《拔剑式》和《狂风剑诀》。
     这些天,陈晔闲暇时就在钻研这两门武艺。
     同时他也去请教了一下郭振海,询问了关于‘势的修炼方法。
     而郭振海所说的势,和他以前对于‘势的认知上有一些差异。
     ‘势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玄乎,也没有众人说得那么夸张。
     以前陈晔结合身边众人对于‘势的理解,外加自己的一些联想,便以为掌握了‘势就意味着能和这天地产生产生共鸣,一举一动,暗含天威。
     但问过郭振海之后,他意识到了‘势是很厉害,能让人战力呈指数上升,但并没有传言这么玄乎。
     说是掌握了“势”并能勾动天地发挥出天地之威。
     这其实是一种夸大其词的说法。
     不过这种说法也并不能完全说错误。
     因为‘势是武艺练得炉火纯青后的一种显化,把武艺、兵器以及自身灵力当做工具,从而撩拨出一丝天地之威,算是一种借力。
     根据郭振海的说法,想要练出势,首先要有武艺。
     其次就是需要悟性,最后加上勤学苦练,当武者将一种剑法或者刀法练到浑然天成,一气呵成时,自然而然便能领悟‘势。
     武艺陈晔现在有《拔剑式》和《狂风剑诀》,因此他准备选择走剑道一途,毕竟他身上就只有这两本剑道武艺。
     悟性的话,陈晔觉得自己也不差,但目前还没在武艺之上体现出来。
     至于勤学苦练,陈晔向来刻苦努力,这一点也不用担心。
     目前看来,他具备了所有领悟‘势的要素。
     可惜这些天练下来,陈晔一点收获也没有。
     此时,陈晔站在演武场,提剑迈胯,腰部微微前倾,随即手臂猛然发力,瞬间将长剑从剑鞘之中拔出。
     刺啦一声,剑身摩擦剑鞘的声音在演武场响起,虚空划过一道剑弧,伴随着一股微风向前扑去。
     陈晔这是在按照《拔剑式》上的动作练习的,这本武艺上几乎全是各种各样的拔剑动作,只有一些动作要领解释,完全没有对武艺本身以及‘势的解析。
     可能所有武艺都注重于悟,而无法用简单的文字解释。
     因为他的另一本武艺《狂风剑诀》上也全是套路招式的动作连环画,像是图册一样,几乎没有文字介绍。
     陈晔刚才这一个拔剑动作,可谓看不出一丝武道之力。
     听着这么响亮,只是单纯因为肉身力量比普通人强,所以挥剑看起来很有威势。
     但其实全是蛮力,没有一点武艺的深度。
     像这样的拔剑,其威力还不如单纯的用内气发出的武技强大。
     陈晔又演练了几遍《拔剑式》的其他拔剑招式。
     呼哧!
     呼哧!
     呼哧!
     演武场不断响起了拔剑的声音。
     重力室外的谢玉华,听到这边的声音也不由看了过来,见到演武场这边的情况后,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中有一丝赞赏。
     好小子,这就开练了嘛!真是勤奋啊!
     在谢玉华看来,这时候要是其他人见周学义等人受罚,肯定是会在一旁看戏,或者找个地方休息。
     而这个陈晔心态却是不浮不躁,不管外界如何,依旧能专心做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就比很多人强。
     此时,重力室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五人的哀嚎求饶声。
     不过谢玉华就像个铁面无私的判官,只是在外面用和声细语的语气鼓励几人。
     但实则是躲在外面一个人偷乐。
     演武场上的陈晔一遍一遍练习拔剑式,直到半个小时后,他停了下来。
     “还是不行啊!”
     陈晔微微叹气。
     他没有寄希望于自己在武者之前就能是领悟“势”,但目前一点触摸‘势的感觉都没有,这让陈晔很是失落。
     他完全没有感受到郭振海所说的那种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的感觉。
     甚至他这拔剑式练得还十分卡顿,细节之上就像2G时代网上刷图一样,没有一丝灵巧,全是莽劲。
     陈晔尽力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惜始终没有收获。
     也许是练得还不够。
     毕竟他接触武艺也才几天而已。
     想要这么快将武艺练到炉火纯青,这显然不现实。
     武艺这东西,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悟性再好也要时间去熬,鲜有那种一点就通的天才。
     武艺它这不仅仅是对悟性的挑战,也需要时间的打磨。
     就好比一个神童,他就算智商再高,不接触书本,那也一样白搭,武艺也还是一样。
     陈晔这种情况就属于对武艺实在太晚了。
     这高教之中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十四五岁就开始接触武艺了,为以后领悟势打基础了,像陈晔这样的情况属于另类。
     至于为什么不是从小就修炼武艺,那是因为太早修炼武艺,很可能会把身体练坏,毕竟幼童的身体太弱,很容易练出什么暗疾,这对武道来说是致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别看陈晔晚了几年,但在成为武者前的这几年就是练习武艺的黄金期,只有在这个阶段提前铺垫好武艺的修炼,才能在成为武者后,水到渠成的领悟势。
     这也是为什么像周学义这种世家天才会在刚进入大学的时期就同时掌握了多重势的原因。
     武艺的修炼确实很看悟性。
     悟性好可能十几天就能将一门武艺练到炉火纯青,甚至多修炼个一两门武艺,很快就能掌握势。
     而悟性差,也许几年乃至十几年下来,也未必能领悟出势。
     不过悟性这种东西,属于机会主义,它不会稳定触发,很多武艺还是得靠时间去慢慢钻研练习,就比如有的人修炼可以十几天就将《拔剑式》练得浑圆天成,这确实说明他很有悟性,但让他修炼《狂风剑诀》,他可能要花几个月乃至一年时间才能完成熟练度的积累。
     因为武道是十分复杂的一门学科,而武艺和武艺之间有着很大变化, 就连招式之间都存在着成千上万种变化,就好比一个擅长跳远,可他不一定就擅长跳高,所以勤学苦练在武道武艺这一领域仍旧是亘古不变真理。
     陈晔停止了修炼《拔剑式》,转而修炼《狂风剑诀》。
     《狂风剑诀》的纲领以及剑招就三个字能概括,狂、疾、准。
     要将这《狂风剑诀》的剑招练至浑圆天成,出剑就需要狂、疾、准。
     掌握这三个要领,才能练好这《狂风剑诀》。
     陈晔提剑开始挥舞,剑势凶猛狂暴,动作变化万千,长剑游走间发出嘶嘶剑鸣。
     他身影如游龙,周身剑影重重,踏着诡异的步伐快速移动着。
     他手腕转动,剑招变换间有剑光剑花在虚空闪烁。
     他的动作看起来凶猛连贯,每一步每一招似乎都很华丽,游刃有余,但其实仔细观察,就能看出他的动作迟钝延缓,没有一丝行云流水的感觉,剑招的变换粗看也还行,但细看下却是漏洞百出,姿势动作都有纰漏。
     一套动作下来。
     陈晔练得气喘吁吁,这种疲惫和战斗一场也差不多,因为很多剑招对身体柔韧性以及肉身强度有很高要求,大部分剑招动作,都不是一般人能挥出的,所以这很消耗体力。
     而陈晔这一番练习下来,也并没有发挥出《狂风剑诀》的狂、疾、准的精髓,甚至剑招也很乱,就更别提领悟势了。
     这狂风剑诀也和拔剑式一样,让陈晔很头痛。
     练了几天,却是毫无收获,只有一个空架子,没有一点武艺架势。
     按照郭振海的说法,武艺对于发力技巧十分讲究,需要调动身体的每一块肌肉参与进去,但同时又对每一块肌肉所需要发出的力量大小有不一样的要求。
     陈晔也是根据郭振海的这番见解练习着这两门武艺,但说实话要灵活掌握这个发力技巧,太难了,他到现在也没有一点头绪。
     他也尝试着不断改变力道来练习,但一样难的让人崩溃。
     就拿这《狂风剑诀》来说,用力太猛,剑招就会乱,没有行云流水的感觉,所以就不可能练到浑然天成的地步。
     但用力太轻,就无法满足这门武艺的狂、疾、准的要领。
     看这情况陈晔如果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沉淀一下这两门武艺,估计很难将之练到浑然天成,更别提势了。
     而且他还不能死练,必须要一边思考一边修炼。
     一成不变的死练,也是不可能达到浑圆天成的地步。
     陈晔叹了口气。
     现在赵玄黄都已经把他架在了火上烤,他没有时间慢慢修炼武艺。
     而且从赵玄黄今天这严格的态度来看,估计接下来的学习任务肯定会非常艰难,要求也会很高。
     按照之前他从秦燃那里所得知的,赵玄黄可能会给他们提出各种刁难的要求以及布置各种困难任务。
     这马上学校就会展开期中实训阶段,到时候每个武科生都需要去诸天万界完成任务,高教的任务会更加困难。
     而且按照秦燃、孟浪等人的说法,他这个老师估计会在学校固定任务之外,从而下定新的任务。
     而且现在赵玄黄已经借他的势打压了众人,估计

第896章 重力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