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9章[2/2页]

户外见闻录 3396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线条之外,对于后队也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如果我在这里超过了老付,那他现在所做的找路工作就会落到我的头上,这绝对是个苦差,我不想接的苦差。
     当然,不能不提的还有路条,前队队员所绑的指路路条。之前在午饭后行进道路上我看见过两三个绑在岔路口的本队路条,想来这是前队队员在小艾与大明白和老付发生争执后做出的改变,他们可能也意识到在岔路众多的山上行走存在着某些危险因素。特别是后队中体力不佳的队员,他们不光走得慢,而且还爱犯迷糊。人在体能下降之后头脑往往也容易出现混乱,反应会变慢。后队队员一旦开始落后,体能下降之后又着急追赶前队或惧怕天黑而加速前进,就特别容易出现判断错误。因此在岔路口绑上路条不仅可以帮助后队加快行进速度,也可以避免他们犯错耽误更长的时间。问题是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前后左右上下都是石头,路条经常是无处绑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户外爬山的队伍在山上固定路条一般都爱绑在树枝上,路边或路口的树枝上所绑的路条是最多的,其次是荆棘丛或挺拔高耸的草秆上,唯独在石头上最难固定路条,它没处摆没处放,特别不好固定。如果只是找一块小号的石头压住路条,那它的位置往往贴近地面不起眼,不容易被后面的队员一眼发现。别说天一黑就容易彻底失效了,就是在白天阳光晴好的时候远处的人也很难发现这种位置的路条。而且被石头压住的路条在指示行进方向上也有其先天的短板,很难清晰地显示出前队所走的方向。
     我们正在经过的这片石堆应该是这座山上某条石脉的一部分,经过长时间的裸露、风化和破碎之后逐渐形成的,它的石质、颜色、风化程度都大体相同或相近。最让人头疼的是在这么长的一段路程上没有树,一棵树都没有,生命力再顽强的树也不可能真正扎根于石头之上。荆棘丛我都没看见,唯一能找到的植物就是几蓬小得可怜的草。又小又矮,颜色枯黄倒伏于地的小草是这片石堆上最雄伟的植物。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前队在这么长这么不好辨认方向的路上不绑路条了,因为没有合适的固定位置,更缺乏显眼的参照物。这就像是在海面上或沙漠中移动,如果没有别的指明方向的参照物的帮助,人是特别容易迷路和找不到行进方向的。
     看着身前老付在吃力行进中不时停下来比对手机轨迹寻找方向的样子,我认为他比我更适合走在前边,不管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他,他现在表现出的热忱和积极性都不是我能比拟的。由此我意识到小艾和许多负责在队伍前边带队的领队,他们所要面对的困难远非我这样的普通队员可比。走在队伍最前边的那个人如果要为整支队伍负责的话,那他一定会累得要命,心累。因为一支队伍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又恰恰是给其他人制造麻烦的主力。
     身后忽然传来了尖刀的呼喊声:“老付大哥,马克,你们等一等,他们后边的队员好像还没跟上来,你们先等一等吧。”
     老付和我闻声都转回头向后望去,看见几十米外的尖刀边冲我们俩招手喊话边向自己身后指了指。看他身后的石头上一片空寂就知道其他队员可能也在这段石头路上走得比较慢,现在我们这些中队队员也开始走脱节了。
     “知道啦,你喊他们快些跟上来,我们也不可能在这里一直久等的。”老付提高嗓门冲尖刀叫道。
     我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热汗,寻了处较平整的石面站稳了脚步,喘息稍定后对老付摆了摆手说道:“用不着听他的,你走你的,他们后边的人估计三五分钟之内都跟不上来,催也没用。你走出去三五十米之后我再动身,这样尖刀能在远处看见我的前进方向就不会慌了。我呢,盯着你的背影走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咱们就这么远远地互相看着前后队友而行吧,都方便。省得在这里停久了身上发冷,咱们俩用不着卖一个再搭一个了。”
    喜欢。
  

第299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