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驶过熟悉的街巷,最终停在了香满楼旧址前。
那扇紧闭了数十年的朱漆大门,早已斑驳,门楣上“天下第一酒楼”的金匾,也被岁月蒙上了厚厚的尘灰。
老妻撩开车帘,看着眼前景象,眼中泛起泪光。
华清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率先下了车。
早有得到消息的临江知府带着一众官员乡绅在此恭候。
知府抢步上前,深深一揖:
“下官恭迎老尚食荣归故里!府衙已备下薄宴,为方大人接风洗尘……”
华清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温和却疏离的笑意:
“罗大人及诸位盛情,方某心领。”
“然车马劳顿,老夫年迈,只想先归家看看。”
“宴饮之事,容后再议。”
他婉拒了所有人的簇拥,只让知府派来的两名干练衙役帮忙卸下行装。
他扶着老妻,抱着孙儿,一步步走向那扇尘封的大门。
“吱呀——”
沉重的大门被推开,积年的灰尘簌簌落下。
熟悉的庭院格局映入眼帘,只是荒草丛生,梁柱朽败,弥漫着一股时光沉淀的寂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唯有后厨方向,那巨大的青石灶台,依旧沉默地矗立着,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归来。
华清的目光落在灶台上,久久不动。
老妻抱着孙儿,默默地去收拾尚能落脚的厢房。
夕阳的余晖透过破损的窗棂,斜斜地照射进来,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柱。
华清解下腰间那个用明黄绸布层层包裹的长条状包裹。
他动作沉稳而郑重,一层层揭开绸布。
暗金色的光芒,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瞬间流淌出来,照亮了昏暗的灶间。
那柄御赐的金菜刀,刀身厚重,线条完美,刃口一线寒芒摄人心魄,紫檀木刀柄温润,柄端深蓝宝石在夕照下流转着幽邃的光华。
四十余载过去,它依旧光华内蕴,锋锐无匹,如同它的主人,虽经岁月磨洗,锋芒不敛。
他拿起一块干净的细棉布,如同对待最珍爱的老友,一丝不苟地、缓慢地擦拭着刀身。
从厚重的刀背,到完美的刀尖弧线,再到那凝着寒光的刃口。
动作沉稳,眼神专注,仿佛穿越了数十年的时光,回到了那个血风腥雨的时代。
尘封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陆行舟的阴鸷,杜仲的背叛,雌雄双煞的狰狞,屠刚的咆哮,魏长河的铁甲寒光,御前金刀闪耀的瞬间,两代帝王赞许的目光……
最终,都归于眼前这片故土的宁静,归于手中这柄沉甸甸、冰凉却仿佛带着血脉温度的金刀。
夕阳的金辉将他佝偻的身影拉得很长,深蓝色的旧布衫在光尘中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直到那暗金的刀身光可鉴人,映出他布满皱纹却依旧沉静如水的面庞。
“爷爷…”稚嫩的童音打破了灶间的沉寂。
小孙儿不知何时挣脱了祖母的怀抱,摇摇晃晃地走到华清腿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好奇地去摸那闪着金光的刀柄。
华清眼中凌厉的寒光瞬间化开,如同春冰消融,只剩下无尽的慈和与暖意。
他一手稳稳地握住金刀,另一只手极其自然地伸出,轻轻握住了孙儿那柔软的小手。
“嗯,爷爷在。”他的声音低沉温和,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却有着抚平一切的力量。
他抬起眼,透过敞开的、落满灰尘的窗棂,望向庭院。
老妻正站在一丛半枯的菊花旁,对他露出温柔而了然的微笑。
橘红色的晚霞泼洒在院墙和老妻花白的鬓角上,将整个荒芜的院落也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
华清抱着孙儿,缓步走出灶房。
暮色四合,炊烟渐起。
深蓝布衫的身影,牵着老妻,抱着孙儿,慢慢融入了临江城万家灯火初上的温暖光影里。
(本故事完)
喜欢。
第894章 厨神(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