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耗费如此巨大,恐怕...34;
34;所需民工数十万,连岁施工三年方可告竣。34;郑国点头,声音平静,34;消耗粮石无数,耗费钱财巨万。短期内确实会让秦国国力大损。34;
李明衍仔细研读着竹简上的数据,不得不承认郑国的计算精确无比。这确实是一项耗费秦国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但让他困惑的是,他找不出任何技术上的漏洞或隐患。如果说这是一项针对秦国的阴谋,那么从水利专业角度看,他实在看不出阴谋何在。
34;郑先生,容我直言。34;李明衍放下竹简,直视郑国的眼睛,34;从水利角度看,我找不出这项工程有何不妥。既能解决水患,又可增产粮食。若说是疲秦之策,恐怕只是在于工程规模过大,消耗国力而已?34;
郑国目光闪烁,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明衍一眼:34;水官慧眼如炬,一语中的。34;
窗外雷声渐远,雨势稍缓,但依然绵密不绝。郑国起身,走到窗边,轻轻掀开一角窗纸,望向外面漆黑的夜空。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在地上汇聚成小小的溪流,反射着灯火的光亮,如同一条条金色的丝线。
34;水官可知水之真谛?34;郑国忽然问道,语气沉思而悠远,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明衍:34;技术如水,本无善恶,用之何处才见分晓。我等术士虽不能左右大势,却能以微小之力,改变万物运行之轨迹。34;
李明衍被郑国的话语所触动,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共鸣。作为一名现代水利工程师穿越到这个时代,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角色和使命。他能利用现代知识造福古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个时代的权力游戏和战争漩涡。
34;若此渠真能止战,让百姓免于涂炭...34;李明衍喃喃自语,目光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一种使命感逐渐在李明衍心中滋长。他意识到,自己或许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够真正理解并完善这项工程的人。如果他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消除那些潜在的威胁,郑国渠将真正成为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而非任何一方的政治工具。
郑国轻叹一声:34;水官你心怀天下,令人敬佩。然世局如棋,常人难见全局。34;
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的雨声和灯火劈啪的声响填充着空间。
34;郑先生如此坦诚,在下自当慎重考量。34;李明衍转身,目光坚定而清澈,34;我既为水官,自当公允。若此渠确实利民,无论疲秦与否,我都愿举技相助。34;
郑国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随即敛去:34;明衍一言,重若千钧。老朽不求水官为韩国谋,只愿水官为这方水土尽心。34;
窗外,天色依然浓黑如墨,但雨声已从暴烈的咆哮变为轻柔的絮语,偶有几声远雷,如同濒死猛兽的低吼,在天际徘徊不去。
喜欢。
第19章 雨夜促长谈(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