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秽不见天日,街市清爽,瘟疫可减;三则渠道隐蔽,敌军难以察知,军事上更为稳妥。34;
他特意指向王宫区域:34;臣为王宫设计了独立暗渠系统,出水口皆可控,既保王室安全,又不忽视东市民居。34;这番巧妙安排,既照顾了王权尊严,又兼顾民生,更暗含军事考量,隐晦地平衡了殿中各方势力的关切。
34;贵胄之居、军营要地、民间聚落、市井繁华处,水道流向各有侧重,却又水系相通,一脉相承。34;李明衍言辞恳切,眼中闪烁着对水利的执着,34;此为天人合一之道,上顺天意,下济民生,中利国政。34;
他指着图上标注,详细解释每一步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这番汇报既有宏大愿景——引水灌溉、保障民生,又有实际考量——防洪排涝、军事防御,巧妙地在技术语言中暗藏政治平衡。殿中多位大臣闻言点头,就连素来挑剔的老臣也露出几分赞许之色。尤其是暗渠,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地下水道设计,这种将水流隐于地下的构思,在咸阳实属首创。
李明衍观察到,随着他的讲解深入,秦王眼中的疲惫渐渐被兴趣所取代。这位年轻的王者对水利专业知识极为关注,不时点头,显然对他的规划赞许有加。
34;都水之才,不负盛名。34;汇报结束,秦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欣赏之色。他正欲下令审议,左侧突然有人起身。
34;启禀大王,臣有一言。34;
李明衍转头,只见长信侯嫪毐站起身来,声若洪钟,气势逼人。
34;都水所言甚善,条理分明,考虑周全。34;嫪毐一脸诚恳,却话锋一转,34;然臣夙夜忧思,惟王家宫室安危是念本,是否应先行议定,再及其他?34;
嫪毐抚须微笑,随即滔滔不绝,34;。王室乃国之本,宫之水源若不洁,恐污浊逆流,贻害圣体;若水道不畅,恐暗渠决堤,威胁宫安;若水量不足,恐夏日炎炎,王室缺水解渴。此等大事,岂能与市井民巷共议?王上圣明英武,统御八方,若宫中水源不固,岂非国本不稳?臣忝为长信侯,食禄于王,夙夜不安,唯恐一丝闪失,贻误王事...34;
嫪毐言辞恳切,声情并茂,却句句不离34;忠心34;二字,实则内容空洞,言必称王,处处彰显自己的尊王立场,却无一言涉及实质水利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话音刚落,殿下已有五位官员接连起身附和:
34;长信侯所言极是!宫室水利乃邦本!34; 34;王上圣体为先,理应优先考虑!34; 34;如此暗渠,若遭人暗中破坏,王上安危何堪设想!34; 34;臣提议,专设39;宫水署39;,由长信侯亲自督办!34;
大殿氛围瞬间转变,嫪毐一系官员气势如虹,虽身份不高却声势浩大,一时间竟有压倒朝议之势。李明衍没想到,一个单纯的水利规划,也能成为政治角力的工具。他暗自庆幸有赢嘉事先提醒,否则定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打个措手不及。
34;启禀大王,34;李明衍沉着应对,34;侯爷忧虑有理。臣已在设计中优先考虑王宫水利,不仅规划了宫内专用水道,更设计了备用水渠,以防不测。只是臣以为,咸阳水系乃一体,若欲王宫水道畅通无阻,也须全城水系协调运转。34;
这番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嫪毐的忠心,又坚持了自己的专业判断,巧妙化解而不失原则。秦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嫪毐虽面色不变,却也找不到反驳之词。
正当嫪毐欲再次开口之际,静默许久的吕不韦终于发言,他的声音不高,殿内却瞬间安静下来。
34;王宫水利,当以安全稳固为要。34;吕不韦简洁有力,直指核心,34;都水设计已将宫内暗渠与外城分隔,水源处另设闸门,可随时切断。安全已有保障,何须再议?34;
话语虽少,却句句切中要害,既不直接驳斥嫪毐,又巧妙点明了李明衍设计中已有的安全考量,将话题引回技术层面。
34;臣有一策。34;一位吕系大臣站出,语气平稳,34;宫内水道出口处可加设铜栅,日夜有专人守卫查验水质。简单可行,不必另设衙门。34;
另一位吕系官员紧接着补充:34;臣主管司空,可调精兵良匠,专为王宫水道施工,确保严密。工期三月,所需石料木材已有着落。34;
第三位吕系重臣更是直言:34;都水图中已设三重防护,若再增设,反成赘余,徒耗国帑。34;
短短几句,吕系大臣各自提出具体而实用的建议,言语简明,内容充实,与嫪毐系空洞表忠形成鲜明对比。
朝堂两侧,楚系贵族与老秦军官们神色淡然,始终保持缄默,既不附和嫪毐的表忠,也不响应吕系的实务,仿佛刻意置身事外,不愿卷入这场无形的角力。
李明衍注意到吕不韦言语中的韬略——不与虎谋皮,却又能驯虎为用。这位相邦看似退让,实则牢牢掌控着局面,将嫪毐的发难化解于无形。
辩论正酣之际,秦王突然发问:34;都水,若城中大雨如注,又当如何?34;
这个问题直指水患防治的核心,绕过了朝臣们的政治较量,回归治水本质。李明衍心领神会,立即展示了详尽的防洪预案:
34;臣已设计三重防线:外围截流沟拦截山洪;城内主渠分流泄洪;低洼处蓄水池暂存积水。三管齐下,当可应对特大暴雨。此外,臣还计划在城东北增设一道备用水闸,遇特殊情况可将洪水引入渭水,确保城内安全。34;
秦王连连颔首,显然对这套应急预案十分满意。他扫视殿内众臣,最终下达裁决:
34;都水之策堪用,依计施行。仲父所言有理,长信侯之忠寡人心甚慰。34;
表面上看,这个决定照顾了各方立场,皆大欢喜。但李明衍却捕捉到秦王眼中闪过的一丝厌烦与无奈,李明衍虽专注于水利汇报,却未曾放松对殿上众人神态的观察。当嫪毐滔滔不绝之时,他注意到秦王的右手食指在玉案边缘轻轻叩击,节奏微促,显是内心烦躁;那双锐利的眼睛虽望向嫪毐,眼底却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厌恶,仿佛在看一条盘踞在自己领地上的毒蛇。待吕不韦开口,秦王虽面露敬重,眉宇间却又透着一股无奈与压抑。
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殿下官员纷纷表态追随两位权臣时,秦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嘴角隐隐下沉,随即又恢复如常。李明衍从这些细微变化中读出了一位年轻王者心中的苦涩——表面上他是九五之尊,实则被两大势力牵制,处处受限。
这一切细节,李明衍尽收眼底,心中暗自警醒:表面上看,秦王对吕不韦与嫪毐似是左膀右臂,倚重有加;实则内里,这位年轻的王者已对权臣们的钳制深感不满,只是时机未到,不得不隐忍。
34;退朝!34;
随着秦王一声令下,朝议结束,众臣鱼贯而出。李明衍正欲跟随退出,却被内侍叫住。
34;都水留步。大王还有事相商34;
李明衍心头一跳:34;臣在。34;
侧殿内只剩寥寥数人,秦王缓缓开口:34;卿之水策甚合寡人心意。治水为民,正是寡人所求。34;
李明衍低头恭敬应道:34;臣不过尽本分而已。34;
秦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34;卿与子嘉相处如何?34;
34;子嘉兄博学多才,见识卓绝,多蒙指点。34;李明衍如实回答。
秦王挥手示意李明衍退下,又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34;朝中局势复杂,卿只需秉公办事,不必偏向任何一人。34;
李明衍叩首告退。
喜欢。
第65章 质子与重臣(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