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一位山人所赠,言说与禹王治水有关,老夫一直未能参透其中奥秘,或许贤侄能有所发现。
老夫已年逾六旬,然精神尚佳,争取再多活几载,待贤侄带着天下见闻归来,再共饮一杯蜀地米酒,畅谈水利之道。
愿贤侄前程似锦,道路平安。
老夫李冰,笔于蜀郡成都。34;
李明衍读完信笺,泪水已然模糊了双眼,顺着面颊无声滑落。他竭力想要保持镇定,却控制不住内心的激荡。他感受到如此真挚而深沉的关怀,仿佛寒冬里的一把热火,温暖了他冰冷已久的心房。
34;你瞧你,堂堂一个大水官,现在这是怎么了?34;阿漓看到他泪流满面,忍不住轻声取笑,语气中却满是温柔,34;李老先生要是看到你这副模样,怕是要心疼了。34;
李明衍抹了抹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34;多谢阿漓远道而来。老先生可好?34;
34;你问过一遍啦!好着呢,比你离开时还要有精神,34;阿漓坐在简陋的木凳上,眼中闪着灵动的光芒,34;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巡视水渠,有时连随从都跟不上他的脚步。蜀地百姓都说,郡守是天神转世,不然怎会六十多岁还如此健壮?34;
李明衍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敬佩:34;老先生一生勤政爱民,难怪深受百姓爱戴。34;他望向阿漓,有些疑惑,34;只是不知阿漓姑娘为何会去蜀地?34;
阿漓理了理鬓角的发丝,轻声道:34;上次在禹工遗迹后,我回到百越,将所见所闻告诉了族人。族中长老越发坚信,我们这一族也是大禹后裔。他们希望能找到守护这个秘密的真相,所以派我再次入蜀,继续寻找39;三星39;之地。34;
34;三星之地…上次听你就有提及34;李明衍若有所思。
阿漓点点头:34;传说中禹王在治水时,曾得到三颗星辰之力相助,陨落之处,便是禹工智慧的归宿。可惜我走遍蜀地山川,仍未寻得踪迹。34;她略带失落地叹了口气,旋即又笑了起来,34;不过我倒是顺道去看望了李冰大人,他对禹工遗迹十分好奇,还特意托我带来了一些古籍,说是给你的。34;
她说着,从行囊中取出几卷用油纸细心包裹的竹简,递给李明衍:34;李老先生说,这些古籍中或有关于禹工水脉的记载,让你好好研读。他还有话嘱托你呢。34;
李明衍擦干眼泪,重新拿起李冰的信笺,仔细阅读那些他方才因为激动而略过的部分。他的目光被34;周游列国34;、34;禹工遗迹34;这些词句所吸引,心中渐生一种明悟:李冰是在为他指点迷津,给他指明一条新的道路。
他放下信笺,轻声道:34;老先生说得对,以我现在的境况,确实不宜久留咸阳。或许周游列国,增长见识,才是正途。34;
阿漓眼中闪过一丝欣喜:34;那明衍可是随我一起去寻访禹工遗迹?34;
李明衍思考片刻,34;我们需要做好周全准备。34;
34;不妨先看看李郡守送来的古籍,34;阿漓建议道,34;或许能有所启发。34;
李明衍点点头,小心地展开那几卷古籍。第一卷是一部名为《水经》的古籍,记载了天下诸多河流的源头与流向;第二卷是《山海志》,描述了各地山脉与水系的关联;第三卷最为神秘,没有书名,只在首页写着34;禹贡九州34;四个大字。
正当李明衍沉浸在古籍之中时,忽然想起了什么:34;等一下,我这里还有些东西也许能派上用场。34;
他走到床边,从床下的暗格内取出一物。
34;这是...?34;阿漓好奇地凑过来。发现是几卷丝帛书写的简册。
34;是吕不韦相国生前送我的一些书籍,34;李明衍解释道,34;其中不仅有成书的《吕览》,还有许多未收录的底稿和古籍摘抄。当时我匆匆收下,还未仔细研读。34;
天色渐晚,月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在散落的简册上。李明衍点起油灯,与阿漓一起认真研读这些古籍。
34;李大人,34;阿漓突然指着《禹贡九州》中的一段文字,兴奋地说,34;你看这段描述!34;
李明衍凑近看去,只见简册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
34;禹划九州,凿九水,布九脉,通九门,利天下苍生。九水汇聚,则河图现;九脉交融,则洛书成。昔禹王行天下,足踏九州,留下九处水脉,藏于深山之中。得九水者,可通九州水利,造福万民...34;
34;九州水脉...34;李明衍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34;难道...禹王真的在各地留下了水利系统的线索?34;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后是熟悉的呼唤:34;先生!先生在家吗?34;
34;是邓起!34;李明衍连忙起身开门。
只见邓起站在门外,喘着粗气,显然是一路骑马狂奔而来:34;先生,啊,阿漓,果然是你!我听说城里有人看见一位异族女子往这边来了,就赶紧过来看看...没想到真的是阿漓!34;
阿漓微笑着向邓起点头示意。
34;邓起,来得正好!34;李明衍拉着他的手臂,兴奋地说,34;我们可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34;
喜欢。
第88章 振翅访九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