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34;这些纹路......34;李明衍伸手轻抚墙壁,34;与泾水遗迹中的很像,但又不完全相同。34;
     34;那是自然,34;老人解释道,34;九州水脉,各有分工。泾水主引领,洛水主监控,济水主渗透,各有所长,相辅相成。34;
     众人沿着台阶向下,约莫走了百余级,终于来到一个宽敞的地下厅堂。厅堂呈圆形,直径约二十余丈,四周石壁光滑如镜,中央是一个复杂的青铜装置,在火把的照耀下泛着暗哑的金属光泽。
     34;这里是......34;阿漓环顾四周,惊叹不已。
     34;禹工监控中枢。34;老人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豪,34;我族先祖称之为39;水目39;,意为观水之眼。34;
     李明衍仔细打量着四周。石室墙壁上密密麻麻地雕刻着图案,整面墙就像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河流、湖泊、山脉的位置。他走近左侧墙壁,认真观察,不由得惊叹道:34;这是...整个九州的水系图!34;
     然而,当他绕到右侧时,却发现有一大块石壁已经坍塌,上面的图案已经支离破碎,无法辨认。
     34;可惜了,34;邓起叹息道,34;如此宝贵的资料,却已残缺不全。34;
     老人也叹了口气:34;此处曾在百年前的一次地震中受损,族人尽力修复,但终究难以恢复原貌。34;
     李明衍沿着壁画认真研究,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34;等等,这水系图上标注的荥阳水道,与我们从古籍中了解到的位置不同。34;
     老人点头解释:34;黄河多变,水道常改。荥阳一带的水系,在百年前的一场大水后,已改了道。族中记载,当时洪水滔天,冲毁了上游的堤坝,整条河道都改变了位置。34;
     李明衍恍然大悟:34;难怪我们按古籍记载寻找,一直找不到遗迹所在。原来水道已经改变了!34;
     众人围坐在石室中央,观察那个复杂的青铜装置。那是一个约丈余高的多层结构,上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水槽、管道和机械部件,还有许多小型青铜人偶和动物形象,精巧绝伦。
     34;这是什么?34;邓起好奇地问。
     老人摇头:34;说来惭愧,我族传下来的记载已经残缺不全,对这装置的具体用途,也无法完全说清。只知道这与预测水情有关。34;
     几人围着青铜装置仔细观察,李明衍突然眼前一亮:34;我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装置,这是一套精密的水文预警系统!34;
     34;水文预警系统?34;阿漓不解地问。
     李明衍指着装置上的各个部分,兴奋地解释道:34;你看这些小型水槽和导管,它们模拟的是不同河段的水位变化。这些小型人偶代表的是沿河的村落和城市。当上游水位上升,通过这些管道传导,下游的人偶就会有所反应,警示可能的洪水风险。34;
     他走到装置的另一侧,指着一组复杂的齿轮和杠杆:34;这些机械装置还能根据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和水流情况,预测可能的水文变化。简直是古代的气象站啊!34;
     34;禹工先人的智慧,果然非同凡响。34;邓起赞叹道。
     李明衍继续研究装置,越看越是震惊:34;看这个部分,它甚至能模拟不同降雨量下,各条支流对主干道的影响。通过观察这些变化,古人可以提前知道哪些地区可能面临洪水威胁,从而提前疏散百姓或加固堤坝。34;
     阿漓指着墙壁上的一组壁画:34;这里的图案似乎在讲述这套系统的使用方法。34;
     众人转向那面墙。壁画上描绘了一组场景:一些着古装的人正在操作类似的装置,然后派出信使,最后是百姓安全转移的情景。
     34;没错,34;李明衍解读着壁画,34;这说的是禹工团队如何利用预警系统,提前预测洪水,然后及时疏散百姓,避免了大量伤亡。34;
     他不由得感慨道:34;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敬佩。这样的预警系统,哪怕放在今日,也是非常先进的概念。34;
     众人在石室中仔细记录着每一处发现。李明衍亲自绘制了青铜装置的结构图和运作原理,邓起则专注于测量各部件的精确尺寸,阿漓负责抄录墙壁上的文字和符号,韩谈则警觉地守在入口处,确保安全。
     34;通过这次探访,我终于明白了一点,34;李明衍合上记录册,郑重地说,34;各地禹工遗迹似乎各有分工,且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泾水遗迹专注于引水技术,而这里的洛水遗迹则侧重于监控和预警。34;
     34;就像是一个完整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34;阿漓补充道。
     老人沉默片刻,轻叹道:34;祖辈传下来的记载确实提到,这些遗迹原本是相互关联的。先祖曾说,39;水有九道,合则为利39;。可惜我所知有限,只能守护这一处,其余散落各地,许多已不知所踪。34;
     李明衍点点头:34;若能找齐所有的九州水脉,或许就能重现当年的智慧。34;
     34;能否成功,老朽不敢妄言,34;老人捋着胡须,声音低沉,34;我只盼着这些祖先留下的智慧,不会就此断绝。34;
     离开石室时,已是正午时分。阳光洒在山谷中,为这个被世人遗忘的禹工遗迹带来了久违的温暖。
     李明衍走到韩谈身边,低声道:34;此处发现事关重大,需尽快告知国相张良。可否请你即刻启程?34;
     韩谈目光如炬,坚定地点头:34;我半日可到!34;
     他翻身上马,朝着远方疾驰而去,只留下一道扬起的尘烟。
    喜欢。
  

第100章 石室藏天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