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多言。
宴席之后,众宾客渐散,只剩李明衍、魏般、张耳等少数几人在厅中小坐。
34;今日多谢张先生解围。34;李明衍真诚地向张耳致谢。
张耳摆摆手:34;我只是看不惯那等人的狂妄无知。先君生前最重才学,不分出身。我等作为先君旧部,理应恪守此道。34;
张耳的态度突然又冷了许多:34;李先生见多识广,对先君水围系统的评价甚是中肯。只是此物事关魏国安危,还望李先生能够守口如瓶。34;
李明衍正色道:34;张先生放心,我绝不会将今日所见泄露半句。水利之道牵系苍生,我深知其中分寸。34;
张耳点头,但眼中警惕依旧:34;但愿如此。34;
告别时,魏般和张耳将李明衍一行送至府门。魏般热情地邀请李明衍明日再来详谈水围系统的改进方案,张耳则一言不发,神情复杂地看着李明衍远去的背影。
待李明衍等人走远,张耳才低声对魏般说道:34;你确定他值得信任?我总觉得此人不简单,眼光太过锐利。34;
魏般叹息道:34;信与不信,已非我等能够决定的了,我们已经被技术卡住停滞了太久,恐怕只有李先生,能助我们完成水围。先君生前常说,大势所趋,时不我待,我辈只能尽力而为!34;
他抬头望向远方,目光穿过时空的迷雾,仿佛在寻找那个已经远去的身影——信陵君,这位魏国最后的荣光,如今只剩下他们这些旧部还在苦苦坚守着他的遗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34;先君若地下有知,定会为我等的坚持感到欣慰吧。34;魏般喃喃自语道。
张耳默然不语,只是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把刻有34;公子无忌赠34;的长剑,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大梁城春日的清晨,总是伴随着水榭亭台的轻雾和码头上的喧嚣。韩谈、邓起和阿漓三人结伴走在城中最繁华的西市,驻足于一家百越商铺前。阿漓眼前一亮,拉着二人走入店内。
34;这里的香料,竟与我百越家乡的一模一样!34;阿漓捧起一小包散发着奇特香气的粉末,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喜悦,34;自从离开百越,许久未曾闻到这气息了。34;
邓起好奇地凑上前:34;这是什么?34;
34;百越人称之为39;五香粉39;,可入药,可调味,甚至还可熏香。34;阿漓解释道,34;在我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没想到在大梁也能见到。34;
韩谈难得露出一丝微笑:34;大梁确实名不虚传。昨日我在北市听说,这里常年有七十二国商贾云集,就连燕国北边的胡人都会前来贸易。34;
三人离开商铺,继续在街市中穿梭。邓起手中抱着刚买的几卷竹简,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34;这《水经》竟与我秦国所传不同,多了不少河道的记载。34;邓起兴奋地说,34;昨日在书肆遇到的那位老先生说得没错,魏国确实保存了许多古籍善本。34;
韩谈微微点头:34;七雄之中,魏国文风最盛。即使国力已不如从前,这文化底蕴却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34;
正说着,一名小厮快步走来,手持一封信笺:34;三位可是李大人的友人?我家主人魏大人有请。34;
三人对视一眼,随即跟着小厮向城北行去。路上,邓起不无担忧地低声问道:34;李先生这两日日夜与那张耳、魏般钻研水利,也不知遇到了什么难题。34;
喜欢。
第107章 底筹精巧构(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