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金狼育九原(下)[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李牧缓缓抬头,声音低沉而坚定:34;先生此谋,非为一时之计,而是百年大计。以水为纽,联赵匈两族,使敌国腹背受敌,使友邦休养生息。此非常人所能思及。34;
     他将手放在胸前,郑重行礼:34;请容我冒昧一问,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何以有如此远见?34;
     李明衍微笑不答,只是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节点:34;将军,你看这里的设计如何?34;
     李牧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只见那处设计巧妙地将水势引向北方一片特殊地带——正是金狼军主要训练营地所在。通过这一水系,不仅能确保营地常年水源充足,更能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水道快速转移人员物资。
     34;先生真乃神人!34;李牧惊叹,34;此设计恰与我金狼军战略相契合,如同天意!34;
     李明衍轻叹:34;非神非仙,只是见识略广罢了。将军既有雄心保全赵国血脉,我自当尽绵薄之力相助。34;
     光阴似箭,大地入夏,代地面貌为之一新。
     初步水利工程已见成效:主水库蓄满清水,波光粼粼;水渠网络如同一张精密的蛛网,延伸至田间地头和北部草原;闸门系统运转灵活,水流调节井然有序。农田得到充分灌溉,新播种的粮食吸收着充足水分,绿意盎然;牧场水源稳定,牛羊壮实饱满;军事防线因水网辅助而更加牢固,士气高涨。
     这日,李牧邀李明衍及其团队前往边境视察金狼军营地。一行人骑马前行,路上李牧心情颇佳,与李明衍交谈甚欢。
     34;先生可知,自水利工程启用以来,我军战力提升近三成?现在就算秦国再率大军而来,我亦足以自守!34;李牧笑道,34;士卒不再为寻水而奔波,战马因水质改善而更加矫健,粮草供应因灌溉改善而充足。此乃先生之功!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明衍摇头:34;将军过誉了。水利只是工具,能发挥如此效用,全赖将军用之有道。34;
     行至一处山坳,李牧忽然勒马,指向前方:34;请看,前方营地,便是金狼军核心驻地。34;
     众人放眼望去,只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军营坐落于山谷之中,依托天然地形建设,一侧靠山,一侧临水,守备森严却又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引人注目的是营地中央高高飘扬的旗帜——黑底白狼图案,随风招展,气势非凡。
     进入军营,李明衍惊见非同寻常的景象:军士装束混合汉匈风格,上身多为赵国式样的皮甲,下装则采用适合骑乘的匈奴式宽裤;头盔兼具汉式坚固与匈奴式轻便;武器也是多样化配备,既有赵国长戟强弩,又有匈奴复合弓与骑射装备。
     操练场上,士兵分组训练,一组演练赵国传统步战阵法,动作整齐划一;一组施展匈奴骑射技艺,弓不离手,箭无虚发;更有一组特殊队伍,正在演练如何从步战迅速转换为骑兵冲锋,灵活多变。
     李牧解释道:34;金狼军结构独特:核心由赵国士兵与归顺匈奴人组成,兼通两族语言文化;外围则有定期来往的游牧部落,协助巡逻警戒,交换军事信息。34;
     邓起惊叹:34;此军编制,前所未见!既有赵国传统精锐之严整,又有匈奴骑兵之灵活,当真是取二者之长!34;
     34;非止于此。34;李牧引领众人继续前行,34;金狼军不仅是作战单位,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34;
    喜欢。
  

第135章 金狼育九原(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