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章 离别托心曲(下)[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乃天性使然,强求反而失真。也许这就是命吧。无论选择什么,总会背负某种罪责。34;
     李明衍又转念一想,在他来的两千年后的世界来看,统一天下的秦国二世而亡,秦国王族几乎灭绝,又何尝不是暴秦的恶果。而且秦灭后,嬴姓人人喊打,反而许多人都改为赵姓,赵氏后来成为百家姓中第一,到现代也是大姓氏之一,这中间的是非曲折,当真是难以评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我们作为谋臣,可能没法体会决策压力,而且我毕竟不是赵人,也确实没有体会过手足相残的压力。34;李明衍两手一摊。
     赢嘉伸手轻拍李明衍肩膀,忽然展颜一笑:34;或许有一日,你也会体会为人主的压力,到时候我来做你的谋主,一定比你更加直言死谏。34;
     李明衍被逗乐了,大笑道:34;那我可要小心了,免得日日被你指点江山!34;
     两人在笑声中,前嫌尽释,如同水库中的涟漪渐渐平息,只余澄澈见底的安宁。
     夜幕降临,星辰初现。二人回望水库,那是他们共同奋斗的结晶,将在未来岁月中持续滋养这片土地。无论历史将如何评说,这一刻的成就,无人能够抹杀。
     三日后,启程之时,晨曦将露,夜气犹存。代郡东门外,一行十余人已整装待发。李明衍一身轻便行装,腰间佩剑,背负行囊。阿漓、邓起、彭越与韩谈跟随左右,各自准备妥当。
     赢嘉与李牧率领一队亲卫,送行至易水河畔。晨雾弥漫中,河面如同一条银带,蜿蜒向东,通往燕国。场面肃穆而感人。
     李牧向李明衍行军礼,声音低沉有力:34;先生此去,定当保重。北境水利,我等必当善加维护。34;
     李明衍回礼:34;将军必能护佑代地安宁。若他日再有战事,金狼军当成赵国脊梁。34;
     韩谈与彭越尤其依依不舍。韩谈视李牧为偶像,单膝跪地,恳请道:34;将军,若小人有幸再回赵国,可否追随将军继续学习?34;
     李牧欣然应允:34;你忠勇可嘉,随时欢迎归队。34;
     彭越则更为情绪化,几乎要哭出来:34;李将军,这几个月你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指导和关怀。我在军营中学到了很多,真的不想离开...34;
     李牧罕见地露出慈祥的笑容,拍了拍彭越的肩膀:34;你天资聪颖,已见识了金狼军来去如风的作战风格。将来投军,必可成为一员大将。34;
     李明衍心中感慨,本想带着彭越成为一名水工,却不想机缘巧合,彭越终究还是走上了刀兵之路。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34;彭越,随李先生用心学习。34;李牧郑重嘱咐,34;水利之道与兵法相通,皆讲究因势利导,明白后者,更能通晓前者。34;
     彭越连连点头,擦干眼泪,站到李明衍身旁。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望去,只见一队骑兵从河对岸疾驰而来,为首者正是燕国的姬丹。他身着燕国特有的鹤氅,英姿勃发,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
     易水河畔,赢嘉、姬丹、李明衍三人再次相逢。昔日在咸阳时的生死之交,今日在边塞重聚,恍如隔世。
     姬丹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给了李明衍一个熊抱:34;明衍兄!别来无恙!听闻你在代地助赵,我便知你必有奇谋!34;
     赢嘉与姬丹也是久别重逢,两人相视一笑,尽显王族风范。三人相视而立,在朝阳初升的映照下,三位知己好友,肝胆相照。
     赢嘉指向远方:34;先生此去,当可看到更广阔天地...赵国一隅,不过沧海一粟。34;
     李明衍回望代地与远处新建的水系,心中百感交集:34;太子言过,水利之道无分疆界...代地所行,足为天下表率。34;
     姬丹微笑道:34;赵燕两国有我与子嘉,定然友好,今日先生由赵入燕,更是两国友谊的见证。燕国已备好最好的工匠,协助先生考察禹工遗迹。34;
     三人相视一笑,尽是惺惺相惜之意。
     姬丹取出一坛美酒,三人席地而坐,在易水河畔举杯共饮。河水潺潺,晨雾渐散,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为三人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一阵清脆的筑声响起。只见一位燕国来的年轻乐师手持筑,坐在不远处的大石上,弹奏出激昂的曲调。三人侧耳倾听,只闻乐师高歌:
     34;星斗列兮夜色残, 英雄一笑兮渡狂澜!34;
    喜欢。
  

第137章 离别托心曲(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