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潜龙探古墓(下)[2/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一个无解的谜题,任凭相里墨弟子们绞尽脑汁,石门之后的真正秘密始终无法触及。
     34;我等尝试挖掘甬道,以规避石门机关,然掘地三丈,皆遇坚石,疑为整体浇铸。又尝试水攻火烧,石门纹丝不动。白将军在此屯兵三月,军费日耗千金,渐生不耐...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明衍读到这里,心中涌起一阵寒意。大军屯驻的巨大消耗,确实是白起无法承受的负担。
     绝笔的下一段证实了李明衍的猜测:
     34;半月前,白将军召吾议事,言大军久驻费用浩繁,国库难支,若再无进展,将改弦更张。吾据理力争,言禹工遗迹乃千年古物,非朝夕可破,然将军已决意改动云梦泽水道。34;
     李硇记录了白起计划的转变。既然无法破解禹工遗迹获得古代水利秘密,白起决定直接改造云梦泽的水文环境,一举两得:既能为大军撤退提供便利,又能削弱楚国的水运优势。
     34;将军欲改云梦泽水道,言此举可断楚国水运之利,又便大军进退,实为百年之功。吾力劝不可,云梦泽乃天成水系,强行改动必有后患。然将军笑曰:39;李矩子,你们墨家不是主张非命吗?既然不信天命,为何不敢改天换地?此正合你墨家人定胜天之理!39;34;
     读到这里,李明衍感到了深深的震撼。白起竟然用墨家的34;非命34;思想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种理论上的颠覆让李硇陷入了巨大的道德困境。
     34;将军召集众将议事,言既然禹工遗迹无法为秦所用,亦不可留给楚国日后破解。遂下令动用军中器械,彻底摧毁遗迹。34;
     李明衍读到这里,能想象当时李硇内心的震撼。对于一个毕生致力于机关技术的墨家矩子来说,听到要摧毁千年技术结晶,那种痛苦可想而知。
     34;闻此令,吾心如刀割。禹工遗迹乃古代先贤智慧之结晶,其中机关之精妙,水利之巧思,皆为后世技艺之典范。纵然秦楚为敌,然技术传承超越国界,即便破解不能,亦当妥善保存,以传后世。岂可因一时之私而毁基业?34;
     绝笔记录了李硇当时的激烈反应:
     34;吾当即跪于将军面前,痛陈利害:此遗迹若毁,天下再无第二处,实为万古之罪!墨家数代先祖,皆以守护古代技艺为己任,吾等岂能眼睁睁看着禹王遗迹毁于我等之手?吾等宁死不从!34;
     但白起显然不为所动。李硇在绝笔中记录了白起冷酷的回应:
     34;将军冷笑曰:39;李矩子,你们相里墨号称机关第一,连个古代机关都破解不了,还谈什么技术传承?既然你们无能为力,留着这破石头又有何用?39;34;
     李硇被这番话深深刺痛,但他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34;吾闻言悲愤交加,遂跪地誓言:39;禹工遗迹在,相里墨在;禹工遗迹亡,相里墨亡!吾等宁与古人智慧共存亡,决不容任何人摧毁此千年遗产!39;34;
     这个誓言彻底激怒了白起。在军营中,任何对将军命令的抗拒都是不可容忍的,更何况是如此公然的对抗。
     34;将军闻言,脸色渐冷,问吾:39;李矩子,你是说要与这堆破石头共存亡?39;吾答:39;正是如此!相里墨弟子,愿与禹工遗迹共存亡!39;34;
     34;众相里墨弟子闻吾此言,皆跪地附和。一时间,营中数十墨家弟子齐声高呼:39;与遗迹共存亡!39;声震四野。将军见状,面色铁青,沉默良久。34;
     李明衍能想象那个场面的紧张气氛。白起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面对如此公然的抗命,必然会雷霆大怒。
     34;将军沉默良久,忽然冷笑道:39;好,本将军成全你们。既然要与遗迹共存亡,那就一起留在这里吧。39;随即下令,将吾等尽数捆绑,投入甬道之中。34;
     白起的反应完全符合他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既然相里墨要与禹工遗迹共存亡,那就真的让他们永远留在这里。
     34;将军临走前,又补充道:39;待水道改成,此处自然水淹。你们既然如此忠于古人,就让古人来陪伴你们吧。39;言罢,封闭甬道,并设置暗桩,率军而去。34;
     这种冷血的34;成全34;,比直接斩杀更加残酷。白起用最讽刺的方式34;满足34;了李硇的愿望,让相里墨弟子真正与禹工遗迹实现了34;共存亡34;。
     李明衍继续读着,李硇记录了被困在甬道中的最后几日:
     34;水位日渐上涨,甬道内诸位子弟先后殒命。吾本以为必死无疑,然困兽犹斗,竟以石壁磨断绳索,得以脱困。正欲寻找出路时,忽见甬道深处有异光闪烁...34;
     接下来的内容让李明衍完全震惊了。李硇在绝境中发现了禹工遗迹的真正秘密:
    喜欢。
  

第241章 潜龙探古墓(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