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碌碌非此辈(上)[1/2页]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数涌智流
三日之期转眼即至。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山谷时,子它的聚居地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34;出水了!出水了!34;
一个孩子兴奋的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在新挖的井口处,一股清澈的泉水正汩汩涌出,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子它第一个冲到井边,双手捧起一把水,仔细看了又看,然后小心翼翼地送到唇边。
34;真的是清水!34;他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34;兄弟们,是清水啊!34;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男女老少都涌到井边,争相品尝这久违的甘泉。有些人喝着喝着就哭了——在这个瘴气弥漫的地方,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喝过如此清澈的水了。
李明衍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这三天来,他几乎没有合眼,一直在指挥着挖井和修渠的工作。
按照他的设计,这不是简单的一口井,而是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主井深达两丈三尺,正好触及地下水脉。从主井引出三条暗渠,分别通向生活区、种植区和排水区。每条暗渠都铺设了鹅卵石和木炭,既能过滤水质,又能防止淤塞。
最妙的是排水系统。李明衍利用地势的自然坡度,设计了一个螺旋式的排水渠。污水经过三级沉淀池后,清水部分可以用于灌溉,而沉淀下来的淤泥则被收集起来,混合硫磺粉后成为改良土壤的肥料。
34;先生,这些天辛苦你了。34;子它走到李明衍身边,深深一揖。
李明衍扶起他:34;子它客气了。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这工程也完不成。34;
确实,这三天来,子它手下的三十多个壮劳力几乎不眠不休地工作着。就连那些妇孺老弱也都尽己所能,运送土石,准备饭食。这种团结一心的景象,让李明衍看到了这个团体的潜力。
34;李先生,你看!34;吴进兴奋地跑来,手里捧着一把黑土,34;按照你教的方法,我们已经改良了一块地。你看这土质,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34;
李明衍接过土壤仔细查看。原本板结发臭的泥土,现在已经变得疏松肥沃,还带着一种特殊的清香。这是硫磺与有机物反应后的结果,不仅能杀菌消毒,还能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
34;做得好。34;李明衍赞许道,34;这样的土地,种上菜蔬粮食,产量必定不差。34;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山谷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
34;不好了!有人来了!34;负责放哨的少年跑来报告。
子它脸色一变:34;是刑人众?34;
少年摇头:34;不是,是些流民。他们说...说听说这里有清水,想来投靠。34;
众人面面相觑。消息传得这么快?
李明衍心中了然。这几天挖井修渠的动静不小,再加上有人特意出去打水时炫耀了一番,消息自然就传开了。
34;带他们过来吧。34;子它看向李明衍,见他点头,这才下了决定。
不一会儿,二十多个衣衫褴褛的流民被带了过来。他们有老有少,个个面黄肌瘦,一看就是在这山谷里饱受折磨的可怜人。
34;诸位贵人,34;为首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他颤巍巍地跪下,34;听说这里有清水,还能分到土地种粮食。我们...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求求你们收留我们吧!34;
其他人也都跪下磕头,场面令人心酸。
第275章 碌碌非此辈(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