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播州之乱的根本原因[1/2页]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姐依旧潇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明时期形成的土司承袭制度本为维护边疆稳定,但34;宣慰司印文乃达34;的规则使杨氏掌握了五司七姓的政治命脉。这种绝对权力缺乏制衡,导致宗主杨氏将承袭程序异化为寻租工具,形成34;权力赎买34;链条:中央官员压榨杨应龙→杨应龙压榨五司七姓→土目再转嫁负担给底层民众。
     值得注意的是,五司七姓与杨氏本是军事同盟关系(据《平播全书》载,七姓祖辈多任杨氏麾下总管),但制度性勒索使34;开播情分34;让位于利益争夺,暴露了土司制度中34;共主附庸34;关系的脆弱性。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引发的白银危机,通过三条渠道影响播州:
     明廷财政吃紧加剧对西南土司的盘剥(万历二十四年户部奏折显示西南税银激增三成)
     江南商品经济萎缩导致播州马帮贸易受损(播州主要出口药材、木材至长江下游)
     贵川官员因俸禄折色不足而疯狂索贿(《万历邸钞》记载贵州布政使年索34;播州例银34;达数十万两)
     杨应龙1589年诛杀正妻张氏(五司七姓中张氏嫡女)本属土司内部事务,但贵州巡抚叶梦熊敏锐抓住此事, 以34;虐杀亲族34;为由剥夺杨氏承袭权(突破土司自治底线)怂恿田、张等姓向贵阳逃亡(制造34;暴政34;舆论)借机在播州外围设流官(1590年设威远卫)
     这种34;以夷制夷34;策略成功分化播州统治集团,据《播州善后事宜疏》记载,至1592年已有37家土目倒戈。
     面对围剿,杨应龙的应对呈现典型路径依赖:
     军事上:重修海龙屯(考古发现其存粮可供十万人三年),但战术仍局限传统的山地堡垒防御
     政治上:试图通过贿赂首辅申时行翻案《明神宗实录》载其送金夜明珠),却不知张居正改革后言官体系已不受内阁控制
     经济上:强征34;血税钱34;(每户出银助军)反而加速民心流失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1599年明军二十四万大军压境时,最先攻破海龙屯的正是熟悉地形的五司七姓向导。而战后播州被肢解为遵义(隶四川)、平越(隶贵州)二府,恰恰实现了贵州官员多年追求的行政扩张——这场看似反抗压迫的土司叛乱,最终成为中央改土归流的历史契机。
     ………………
     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会无缘无故的打起来!
     就比如印巴冲突本质是什么?
     殖民遗产+宗教民族矛盾+大国代理战争的复合体。克什米尔问题短期内无法解决,而核武器的存在使得全面战争代价过高,但低强度摩擦(如边境炮击、恐袭与反恐)将持续成为南亚安全的火药桶。
     ………………
     血色残阳笼罩着播州大地,滚滚狼烟遮蔽了半边天空。
     桑木关。守将是杨应龙的小舅子,也是田雌凤的哥哥田一鹏。
     一场惨烈的攻防战正在上演。田一鹏身披重甲,站在摇摇欲坠的关墙上,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握紧了手中的苗刀。
     34;准备滚木礌石!34;他嘶哑着嗓子吼道。守关的苗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巨石和浸满火油的圆木推到墙边。远处,田文义率领的川军主力已经列好阵势,最前排是手持藤牌的刀盾手,后面是密密麻麻的火铳兵,再往后则是推着攻城车的工兵。
     突然,明军阵中响起震天的战鼓声。第一波冲锋开始了!数千川军如决堤洪水般冲向关墙,箭矢如飞蝗般从双方阵中升起。田一鹏

第168章 播州之乱的根本原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