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他刚出宫门,暗火已烧到枕边[2/2页]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喜欢秦岭虎的萧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五味杂陈。
     她一直以为武媚娘是个心思单纯的女子,没想到竟然如此有心机!
     她没有声张,只是悄悄地将小册子的一页边角撕了下来,藏入《孝经》的夹层中。
     然后,她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离开了武媚娘的房间。
     第二天,徐惠把藏着纸条的《孝经》交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孝经》,打开一看,顿时明白了徐惠的意思。
     那张撕下来的纸条上,记录着“灯坊七处”的信息。
     李承乾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
     他没想到,武媚娘竟然真的敢背着他做这种事!
     他沉默了良久,然后把徐惠叫到身边,轻声问道:“徐惠,你说,孤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惠沉吟片刻,说道:“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举妄动。奴婢建议,先暗中调查清楚,再做打算。”
     李承乾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第二天,他召见了高履行。
     “高卿,孤问你,若太子府外设私坊,贩售宫制器物,依律当如何?”李承乾开门见山地问道。
     高履行一怔,没想到太子殿下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殿下,虽非谋逆,亦属僭越,轻则申饬,重则夺俸。”
     李承乾点了点头,却又笑道:“孤近日听闻民间有售‘明心灯,颇受欢迎,欲捐百盏赠太医院,可需工部批文?”
     高履行立刻会意:太子殿下这是明知有人私传制式,却不揭发,反而是想借官面渠道正名——这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啊!
     “殿下仁义,此乃利国利民之举,下官这就去安排!”高履行立刻躬身应诺,心中对李承乾更加敬畏。
     武媚娘察觉到徐惠在查“明心灯”的事情,心中有些不安。
     当夜,她把那本小册子烧毁,以绝后患。
     但是,她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动作。
     她派赵十三秘密会见了城南灯坊的主人,令其将新一批“明心灯”的底座全部改成“癸字系列”,并且在底座上加一个暗槽,可以用来藏薄纸密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她还亲自试用了一盏。
     她将半张炭运路线图卷成细条,放入暗槽中,再用蜡封住。
     第二天,她以“进献改良灯具”为由,将这盏“明心灯”送到了东宫书房,放在李承乾经常阅读的《贞观政要》旁边,还附了一张小笺:“新制轻便,愿君夜读不倦。”
     李承乾看着那盏“明心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拿起《贞观政要》,准备翻开阅读。
     就在这时,他无意中碰到了那盏“明心灯”的底座。
     “咔嚓”一声,底座上的蜡封裂开了一线,露出了里面卷成细条的纸角……李承乾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贞观政要》的书页,看似随意,实则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当他漫不经心地拿起书,灯坠案前,那微不可察的“咔嚓”声,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他拾起那盏“明心灯”,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却仿佛握住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底座上新刻的“癸一”二字,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像是在嘲笑着他的迟钝。
     他忽的轻笑出声,笑声低沉而玩味,带着一丝自嘲,一丝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当夜,长安城一片肃杀。
     薛仁贵领着飞骑军,换上了便衣,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夜色中。
     七家灯坊的大门被粗暴地踹开,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进去,将所有“壬字号”的灯具尽数查封,鸡飞狗跳,哀嚎遍野。
     然而,对于那些新出现的“癸字号”,他们却视而不见,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
     李承乾站在东宫的书房里,借着灯光,他提笔在灯坊名录上圈出了三个名字,然后将这张纸条交给了徐惠,语气平静而冷酷:“明日请他们‘进宫修缮灯具。”
     窗外月色如霜,寒意逼人。
     他望着那盏静静地摆放在桌上的“癸一灯”,灯罩上的花纹在月光下显得诡异而迷离,仿佛一张张看不清的面孔。
     他没有点燃它,只是轻轻地抚摸着灯身,低声自语:“你想借灯传信,我就让你的灯,照进我的厅堂。”
     火未熄,只是换了芯。
     三日后,东宫偏院,多了几位“巧手工匠”。
    喜欢。
  

第12章 他刚出宫门,暗火已烧到枕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