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惠放下手中的账本,指尖还残留着淡淡的墨香。
     她轻声吩咐身边的侍女:“去把媚娘住过的屋子,再仔仔细细地搜一遍,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侍女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神色古怪地回来了,禀报道:“徐才人,武才人留下的东西不多,只有空箱子几只,旧衣裳几件,瞧着……倒像是早就预备好要走的。”
     徐惠黛眉微蹙,这倒也在她的意料之中,以武媚娘的性子,若真想离开,定然会不留痕迹,但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她亲自来到武媚娘的住处,屋子里空荡荡的,唯有案头还留着半盏冷茶,茶水早已凉透,茶底沉淀着一层细细的灰烬,像是焚烧纸张后留下的。
     徐惠心中一动,她命小宦端来一壶滚烫的热水,小心翼翼地覆在茶盏之上,滚烫的热水与冰冷的茶盏相遇,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丝丝热气氤氲而上,茶水渐渐变得温热,就在这时,徐惠死死地盯着茶杯的内壁,只见那里竟然浮现出几道淡淡的痕迹,如同烟雾般缥缈不定:“西去三十里,灯在废井旁。”字迹很淡,仿佛随时都会消失一般,转瞬即逝。
     徐惠的
     “西去三十里……灯在废井旁……”徐惠喃喃自语
     她站起身来,走到书架旁,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取出一个上了锁的木匣子,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些书信和账本,都是这些年来,她暗中收集的情报,其中有关于朝堂的,也有关于市井的,甚至还有一些关于江湖势力的。
     徐惠翻阅着这些情报,试图从中找到与“西去三十里,灯在废井旁”相关的线索。
     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关于西域商队的记录上,这份记录上详细地记载了西域的各种特产,其中有一种名为“赤金蕊”的药材,引起了她的注意。
     “赤金蕊,性喜阴凉,多生于背阴之处,需以阴泉之水灌溉……”徐惠轻声念叨着,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她想到了武媚娘留在东宫中的那些花草,那些花草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都价值不菲,而且都需要特殊的养护方法。
     难道说……武媚娘在城外育药?
     徐惠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她立刻关好匣子,然后密召王玄策入偏殿。
     王玄策,鸿胪寺少卿,是李承乾安插在朝中的一枚暗棋,此人足智多谋,擅长市井潜行,而且还精通西域各国的语言和风俗,由他去调查此事,再合适不过了。
     昏暗的偏殿中,徐惠将一方用油布包裹好的东西递给王玄策,神情严肃地说道:“王少卿,你曾走过西域,见多识广,应该识得赤金蕊的根脉,如今媚娘不知所踪,我怀疑她在城外秘密育药,若是如此,必定需要阴泉之水灌溉,你乔装打扮一番,秘密出城,务必查清楚此事。”
     王玄策接过油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药材的样本,他仔细地辨认了一番,然后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徐才人放心,属下定不辱命。”
     当夜,王玄策便换了一身粗布衣裳,扮作一个采药的客商,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城,他沿着漕渠一路向南,朝着杜曲的方向走去。
     杜曲,位于长安城西三十里,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有一口废弃的盐井,已经荒废多年,平日里根本无人问津。
     王玄策来到盐井附近,发现井口已经被几块腐朽的木板封住,但从木板的缝隙中,隐隐约约地透出一些微弱的光芒。
     王玄策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潜伏了下来,他决定先观察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一连三天,王玄策都一动不动地潜伏在那里,风餐露宿,蚊虫叮咬,但他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的目光始终紧紧地盯着那口废井。
     终于,在第三天的子时,他发现了一些动静。
     只见一个穿着麻衣的女子,手里提着一盏灯笼,小心翼翼地来到了废井旁,她先是四下张望了一番,确定周围没有人后,才轻轻地敲了敲井口的木板。
     很快,木板便被打开了,女子提着灯笼,走了下去,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少年,他们都背着沉重的药篓,看起来十分吃力。
     王玄策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那两个少年,突然,他发现其中一人的面孔有些熟悉,他仔细地回忆了一下,终于想了起来,这人竟然是原东宫的洒扫宦官阿福!
     阿福此人,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病退”出宫了,当时大家都以为他真的是生病了,没想到他竟然是武媚娘早年安插的一枚暗线!
     王玄策心中暗暗吃惊,他没有想到,武媚娘竟然如此深谋远虑,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震惊,继续观察着废井的情况,他发现每到子时,就会有人提着灯笼进入废井,直到黎明时分才会离开,而且每次进出的人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穿着麻衣,而且都背着药篓。
     王玄策知道,这口废井一定是一个秘密的据点,而且很有可能与武媚娘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

第45章 她走的那晚,灯没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