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回,我不想再当看火的人。”说罢,他的
     高履行深夜潜入徐惠居所,欲取走埋骨红绸与《贞观八年产簿》残卷。
     他颤抖着手翻箱,忽听身后轻响——武才人手持一盏小灯立于门边,灯焰幽蓝。
     “您烧过她们的名字,烧不过她们的魂。”她将灯放下,露出灯底刻字:“武氏娘,葬义坊,年三十,血未净。”高履行踉跄后退,嘶声:“我是为了保她!”
     武才人摇头:“您保的是官帽,不是外甥女。灯母在东宫,您若毁证,火——会认亲。”话音落,窗外风起,檐灯齐晃,一缕灰烬自屋角飘落,在地上拼出“桃根”二字。
     他瘫坐于地,终于哭出声来。
     夜已深,东宫内一片寂静。
     徐惠坐在灯前,目光坚定。
     她轻轻用银针穿过一缕青丝,嘴角浮现出一丝决然。
     就在这时,殿门轻轻一响,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殿下,灯回了,人,也该回了。”
     她抬头,目光与来者对视,子时,东宫内万籁俱寂,徐惠独坐灯前,目光坚定。
     她轻轻拿起银针,穿过一缕青丝,将它缠绕进灯芯。
     随着青丝的深入,灯焰忽然一涨,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唤醒,映出一道虚幻的影子——李承乾的残魂,唇动无声,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期许。
     她眼中闪烁着泪光,毫不迟疑地取出血玉簪熔化后的红痕环,轻轻套在灯颈上。
     低语声在寂静中回荡:“你说灯要亮,得有人守……那我守到它认我为止。”话音未落,灯焰骤然收缩,化为一点猩红的火苗,随即,整个东宫的九重殿宇间,所有熄灭多年的檐灯,竟一盏接一盏地自行亮起,如星光般璀璨。
     远处宫墙之上,裴行俭立于夜风中,笔尖微顿,于《贞观异闻录》末页写下:“火不择主,只择痛;灯不照权,只照人。贞观十九年,东宫无主,而灯长明。”
     他忽觉袖口微热,低头一看——那盏随身小灯,竟也无风自燃,映照出四周的夜色,宛如一线希望在黑暗中燃起。
    喜欢。
  

第100章 灯回东宫,人回不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