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悦盯着画面,没说话。
“但我们赢了。”沈逸关掉回放,“不是因为完美,是因为崩得比他们慢。团队没散,节奏就没断。”
林悦低头,指尖无意识抚过法杖。那抹蓝光微微闪烁,频率比训练时更缓,却更稳。
“你觉得……”她轻声问,“我能成为节奏核心吗?”
沈逸没有回答。他打开后台系统,将那条持续与林悦脑波共振的低频预警线标记为“重点关注”,并设置自动追踪。
“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他说,“不是答案。”
林悦终于站起身,将法杖轻轻靠在墙边。她走出两步,又停下。“沈逸。”
“嗯?”
“下次轮到我上场的时候,别因为我状态不对就换人。我还能打。”
沈逸看着她背影,片刻后点头:“只要你没倒下,位置就不会空。”
她没再说话,走进了休息舱。
沈逸返回主控室,重新调出全队训练日程。他将“神经恢复周期”设为强制项目,所有高反馈训练必须附带生理监测同步。接着,他点开“碎片收集兑换”界面,将近期积累的12枚“静音核心碎片”合成为一枚“神经稳定符”,植入训练舱底层协议,用于平抑过度活跃的脑波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系统提示:【神经稳定协议已部署,反馈强度上限下调18%,协同容错率提升至82.6%】
他盯着数据看了几秒,关闭界面。
训练舱的震动节拍重新启动,仍是0.7秒一次,但频率更柔和,不再像先前那般锐利。沈逸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主控台的光映在镜片上,模糊成一片冷白。
张锐和王哲回到训练区时,发现原本的高强度模拟已被替换为低反馈战术走位。两人对视一眼,没再抱怨。张锐坐进反馈椅,主动调整了座椅角度,让背部完全贴合支撑面。王哲则打开个人终端,开始复盘上一场的站位逻辑。
沈逸站在战术板前,重新审视“突袭窗口”的执行节点。他将“1.71.9秒”的标注框住,又在下方加了一行小字:“前提是,所有人能在极限边缘保持清醒。”
林悦在休息舱内闭眼静卧,呼吸逐渐平稳。她的手指仍搭在法杖上,杖身的蓝光随她的呼吸微微起伏,频率与训练舱的震动节拍完全同步。
主控台的监测画面中,全队神经协同率缓缓回升。张锐的波动曲线趋于平稳,王哲的反应延迟下降0.09秒,林悦的α波稳定性提升17%。
沈逸调出“策略模拟空间”,准备进行新一轮推演。他刚输入初始参数,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提示:
【检测到非标准协同波动:林悦法杖共鸣频率在静止状态下自主调整,与0.7秒节拍产生共振,持续时间3分12秒】
他盯着那条曲线,沉默片刻,将该数据归类为“观察项”,并设置自动记录。
训练舱内,新一轮走位协同开始。五人通过语音指令传递位置,不再依赖神经同步震动。张锐的声音第一次没有急躁,而是清晰地报出每一个移动节点。
“前压两步,停。”
“左翼掩护,跟上。”
“节奏压住,别抢。”
沈逸站在主控台前,看着五人的位置在沙盘上缓缓推进。误差线始终在±0.15秒区间内浮动,未越雷池一步。
他拿起笔,在战术板的角落写下:“稳,就是最快的节奏。”
林悦在休息舱内睁开眼,指尖轻轻摩挲法杖顶端。那抹蓝光微微一颤,随即沉寂。
喜欢。
第448章 备战中的小插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