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国策》,好吧,这东西她都理不明白。
     温亭骤起身把她扶到自己身边,又倒了茶:“可是累着了?”
     “才不是,你不知道......”崔玉蘅就挑了事情开始说。
     父子俩都含笑看着她说个不停,安静的宫室因为她回来,而热闹了起来。
     小咕噜放下书,坐到她身边,就看见自己的父皇一双眼睛完全看着娘亲,一眨也不眨,是他尚且无法形容的温柔。
     好似娘亲就是他一切,眼里再看不进去旁人。
     而不是在朝臣面前的样子,也不是在其他人面前的样子。
     等崔玉蘅说完,父皇适时地递上茶杯:“竟如此糊涂了?看来阿蘅你的决定是对的,崔砚此人实在不堪大用。”
     “是呀,好歹也是状元,孩子的教养这么敷衍,不过说到这个,你有没有好的建议。”京都中,温亭骤始终要熟一些。
     她多年不在,很多东西都不清楚了,朝臣也经过清洗,出去能认得几家呢,倒是提前做了功课,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
     温亭骤就思考:“又要看顾身体又要学点东西,还有点难办。”
     现下好夫子不容易找,大多数都是心高气傲,那崔青梧如果没什么资质,谁愿意干呢。
     倒是小咕噜考虑了一会儿,说:“娘,你知道明德书院吗?我觉得就很适合舅舅。”
     “明德书院?”崔玉蘅确实不知道,但很快就想起来了。
     那时候在桁州,本来就和表哥商量着给小咕噜进学的事情。
     表哥虽然可以亲自教,但终究公务繁忙,有是待在船上,或者去哪里办个事,十天半月不在家,课业就落下了。
     其它的夫子,只能够初期的启蒙,本来启蒙就是表哥做的,在桁州哪里还找得到人接。
     倒是想着送书院,可桁州每年的举子都不算多的,在科考中可是没出过什么大才之人,能够中举就很不错了。
     当时和表哥分析了,有几家书院很不错,管理严格,夫子们口碑又是极好的,只是没来得及用上,温亭骤就找来了。
     但了解书院的过程中,是提到了一家明德书院。
     这书院名头不算是最显的,没有出过太多大才之人,夫子们也不是大儒之类的。
     但是却在很多地方都有分院,很受达官贵人的欢迎,尤其是家里有纨绔或者二世祖的。
     因为明德书院的管理是一等一的严苛,学识只是一方面,做人、待人接物才是他们重点教的。
     明德书院并不怕得罪人,因为创办的人就是一个王爷。
     这王爷是太上皇最早封的,因为王爷半点对皇位的想法都没有,只是为人刻板,干脆自己办了个书院,专门管这些二世祖。
     尤其是品德方面的教养,你若是想和家里哭诉,想要骑到夫子头上,那不行,因为夫子们背后是王爷。
     权势大,又严厉,倒是挽救了很多二世祖。
     虽说崔青梧不是什么二世祖,但看样子已经快养废了,很适合明德书院!
     “我的好儿子,最能为为娘解忧。”
    喜欢。
  

第74章 崔青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