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亚,并称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的各部落自古以来就向俄国缴纳实物贡品,因此两国应以该河为边界,左岸归俄国,右岸归中国。这一要求完全无视中国对这一地区的主权,是对中国领土的公然觊觎。
第三天,索额图则坚定地主张,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开始,所有蒙古和黑龙江的一切草木沙石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坚决反对撤军和割地的主张。由于双方立场坚决,互不相让,谈判很快陷入僵局。为了避免会议无果而终,戈洛文表示愿意将边界划定在贝斯特拉亚河(即牛满河),同时中方必须如数赔偿雅克萨以及其他被毁堡寨的损失,并将所有被俘和叛变人员交还俄国。这一所谓的 “让步”,依旧是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四天,中方则坚持以尼布楚为边界,沿石勒喀河至尼布楚的左侧归俄国,而右侧沿石勒喀河至鄂嫩河和音果达河一带则属于中国。双方意见相左,无法达成一致。中方表示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考虑按照戈洛文所说的外交惯例,提出散会声明。当天晚上,中方下令撤走了会场的帐幕,使得谈判几乎陷入破裂状态。
转机出现:翻译 “手脚” 与艰难妥协
8 月 24 日,戈洛文派人去见索额图,并请求其通过使者继续会谈。索额图一开始表示中方的立场不会改变,如果俄方不接受则没有继续交涉的必要。然而,在耶稣会士张诚和徐日升的请求下,索额图同意让这两位士人充当使者,与俄方再行商榷。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张诚和徐日升在此次谈判中扮演了颇为复杂的角色。
表面上,他们作为翻译为双方沟通提供帮助,但实际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势力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微妙的 “手脚”。例如,在对一些关键概念和词语的翻译上,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意,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西方利益的需求进行了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对彼此意图的准确理解。
随后,从 8 月 24 日到 9 月 7 日,中俄两国使臣未再面对面会谈,而是通过互派使者交换意见。8 月 25 日,张诚和徐日升向戈洛文提出了中国方面的意见,即以绰尔纳河划定边界,该河右侧归中国所有,左侧归俄国所有,然而,戈洛文仍然反对这一方案。次日,张诚和徐日升再次会见戈洛文,告知其中方有关划界的最新意见:以从左侧流入石勒喀河的格尔必齐河为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8 月 27 日,戈洛文派人去见索额图,继续反对中方的方案,并提出以雅克萨为界,在结雅河地区双方均可从事渔猎,以额尔古纳河直至其发源地为右侧边界。对此,索额图等人坚决反对,并提出最终方案,即以流入石勒喀河的额尔古纳河为界,左侧全归中国所有,沿额尔古纳河而上至从右岸注入的小河以及额尔古纳河河口,俄国均不得保留居民点,中国也不在边境上建立任何居民点。同时,中方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再派使者进行交涉,并对俄国使者进行指责,称他们不是来议和,而是进行欺诈。由于营地附近已没有适合饲养牲畜的草地,中国使团决定在 8 月 27 日晚迁移到石勒喀河北岸。
戈洛文以为中国代表准备撤退,急忙派人过去劝阻,并要求举行第三次会议。与此同时,受沙俄欺凌的布里亚特人和温科特人等喀尔喀蒙古族人民发动了反俄起义。这些蒙古人与中国使团取得联系,希望得到清廷的支持和帮助。俄国人对此异常紧张,担心中国人和蒙古人联合行动,怀疑中方是否开始采取军事行动。
中国使团在石勒喀河北岸安营扎寨后,戈洛文一方面派人暗中打探情况,一方面亲自带领火枪兵团,严阵以待,在尼布楚周围修筑拦马栅,并挖掘战壕。然而,当戈洛文得知中国方面有近万人,并从布里亚特人和温科特人那里得到大批牲畜和马匹后,他感到惊慌不已。在这种紧张局势下,戈洛文同意撤出雅克萨,并与中方重新商议边界问题。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俄方接受了中方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为界的方案。此后几天,中俄双方就遣返俘虏和逃亡者、通商贸易事宜、互派使节、条约签署方式,以及宣誓的誓词内容和形式等问题进行了谈判,经过多次反复的交涉和协商,最终达成了妥协和共识。
条约签订:东段定界后的隐患
1689 年 9 月 7 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俄历创世纪年 7197 年 8 月 28 日),晚六时许,中俄双方在尼布楚城外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谈。中国方面的出席官员包括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都统公佟国纲、都统郎谈、都统班达尔沙、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国方面的使臣有御前大臣、勃良斯克总督戈洛文,尼布楚督军弗拉索夫,以及秘书官科尔尼茨基。
在会议开始后,两国译员分别宣读了各自起草的条约文本。《尼布楚条约》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并以拉丁文本为双方共同签署的正式文本。条约规定:以格尔必奇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为两国国界,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河流及土地为待议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互市贸易等。双方代表在条约上签字盖章,互换文本,标志着《尼布楚条约》正式签订。
为表示庆贺,双方互赠礼品,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此次条约签订过程中,由于张诚和徐日升等翻译的一些不当行为,使得条约在一些表述和理解上存在模糊之处。更为关键的是,条约仅仅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而外兴安岭至唐努乌梁海之间的区域却没有确定边境。这一区域自古以来也是中国的领土,包括贝加尔湖以东、以南的大片土地。但在当时复杂的谈判环境下,加上翻译环节的问题,这一重要区域被搁置。这一未决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沙俄的进一步扩张埋下了隐患。
后续影响:沙俄南下的隐患爆发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在一段时间内,中俄东段边界维持了相对的和平与稳定。然而,沙俄并未放弃对中国领土的野心,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外兴安岭至唐努乌梁海之间未确定边界的区域。由于这一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沙俄开始不断派遣探险队、移民和军队南下,逐渐蚕食这一地区。他们在当地建立据点,进行资源掠夺,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压迫和统治。清政府由于在这一时期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如国内的民族矛盾、经济发展问题以及边疆其他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无法对沙俄在这一区域的扩张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俄在这一区域的势力逐渐增强,到了 19 世纪,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进一步割占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受了严重的侵害。而这些被割占的土地,很大一部分正是外兴安岭至唐努乌梁海之间原本未确定边界的区域。
《尼布楚条约》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确立了中俄东段边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沙俄的东侵势头,为中国东北边疆的和平与稳定奠定了基础。但其中关于外兴安岭至唐努乌梁海之间区域未决问题所带来的隐患,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显现,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领土损失。
感谢 用户赠送的角色召唤、感谢爱吃山药炒肉的温俊倧、喜欢星火的庄伟、莫法呼吸的小鲨鱼、玉皇顶的夏侯刀、紫凤凰道的尼摩、仰望星空无限远、普陀的鲁道夫 送出的礼物!
请大家多多给我点个赞,也请大家用你们发财的手点点用爱发电,让作者也能多一点收入,作者从今天起就是一个专业写手了,以后我会更快更好的写好每一个章节,也希望大家的支持能让写手能养家糊口,谢谢大家。另外根据剧情的需要现在征集角色若干:八路军地空导弹部队司令 三个营长。八路军歼击机部队司令员 八路军海军司令以及一些舰长等重要角色。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喜欢。
尼布楚条约那点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