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瑞丽:中缅之窗、边市浮影与语言的十字路口[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离开腾冲时,火山的轮廓还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车辆沿着西南方向爬行,一路渐入低谷,山地渐让位于平原,棕榈与香蕉树的身影在窗外交替出现。
     地图上,这段路线被一道实线包围,那是国境的标记。而我,即将抵达中国西南边陲的门户之城——瑞丽。
     这座城市在历史、地理与政治三重维度中,都站在最边缘的位置。它不大,但它复杂;它不高,却异常立体。
     一、姐告口岸:国门与镜像城市
     我抵达瑞丽的第一站是姐告口岸。这是一处对外通商的重要陆路通道,和缅甸小镇木姐仅一桥之隔。
     口岸广场上,一块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石碑立于桥头,桥上车辆、人群、商贩交错而过。桥的那一边,是缅甸;而这一边,是中国。
     我站在桥头,脚下一线界河,水面缓缓流淌,却阻不断人潮、货流与语言的交换。
     一位缅甸小贩走到我身边,操着夹杂中缅语的口音推销玉石。我笑着接过手串,他指着桥说:“过桥,就是另一种活法。”
     我站在桥中,望着对岸的佛塔与中方的红旗,忽然意识到:边界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展开的起点。
     二、独树成林:边地信仰的孤岛之树
     离口岸不远,有一棵名为“独树成林”的奇树。它原本只是一棵印度榕,却因不断长出气根、支干,逐渐变成一整片小树林,根本连成一体。
     当地人说,这棵树有灵气,是“多语种族共生”的象征。
     我在树下遇见一位德昂族老人,皮肤黝黑,头戴红巾,正在敲一串木鱼。他对我说:“树不动,根却在走。”
     我问他这话何解。
     他说:“瑞丽人走南闯北,商贩、和尚、军人、农民……但他们的语言、习俗、家,都还在这棵树底下连着。”
     我看着头顶交错的枝干,明白了:这座城,像这棵树,不靠枝条划分身份,而是靠根缠绕成共生。
     三、珠宝市场:玉石之城的欲望切面
     瑞丽有一张响亮的名片:中国的玉石之都。
     我走入城中一家珠宝市场,只见灯火通明、柜台成列,翡翠、红宝、蓝宝琳琅

第18章 瑞丽:中缅之窗、边市浮影与语言的十字路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