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6章 贵阳:林城慢调、黔音初启与云岭之声的西南开章[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誉为“贵阳的后花园”,是林、水、田、屋交织成的黔南画卷。我选择骑行,一路沿着花溪河逆流而上,野花摇曳,水鸟划破水面,村民在田间插秧,时不时能听到侗语或苗话的歌调飘来。
     我在一处溪边茶馆歇脚,茶馆主人是位年轻侗族姑娘,泡茶极静,眼神极亮。
     我说:“花溪太安静了。”
     她却道:“水的声音你听懂了吗?那就是我们唱的歌。”
     我静下心来,听水敲打石头的声音,忽快忽慢,忽而低吟,忽而奔走。
     我写下:
     “花溪,是贵阳的副章,是城南的长调。它不在中心,却在呼吸之下;它不是高调,却能让人愿意多听一夜。”
     四、青岩古镇:黔道遗梦,石语流年
     临近傍晚,我抵达青岩古镇。
     这是一座以青石为魂的城镇,街道、宅院、台阶皆以石筑成。夕阳照在石板路上,泛着岁月沉淀后的温色。镇中依旧有文庙、城墙、驿道,仿佛从明清穿越至今,未曾大声说话。
     一位卖豆腐圆子的小贩对我说:“青岩以前是军镇,后来变书镇,现在是‘不动声色的镇。”
     我尝了一口他家的辣酱豆腐,香而不躁,辣而不猛。
     我说:“这酱像这城。”
     他点头:“不呛人,但记得住。”
     我写下:
     “青岩,是贵阳的石骨,是云贵古道上的历史注脚。它不需重写,只需被读懂——就像所有沉默的人,只等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
     ?
     五、地图与西南开章的缓奏落笔
     夜里,我坐在贵阳老城的一间木屋旅馆中,窗外是雨打青瓦,隐隐传来苗族唢呐的旋律。地图摊在膝上,贵阳这座城,如今成了山水低音中最早的一声响。
     我写下:
     “贵阳,是《》中西南篇章的缓奏起笔。它不高昂,却稳;不张扬,却深;不靠热闹,却让人愿意久居。它是一座藏在云中的慢城,也是一段准备开启山野重奏的轻声起调。”
     我轻声说:
     “下一站,是安顺。
     一座水与瀑共鸣、布依与汉共生的云岭跃章。”
    喜欢。
  

第86章 贵阳:林城慢调、黔音初启与云岭之声的西南开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