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章 文山:岩岭共鸣、苗壮和调与滇东秘境的回旋篇[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响,舞出节拍
     再南行,是苗族聚居的丘北县。
     正逢苗族姊妹节,吴阿蒙来到一个高山苗寨,天未黑,村民们已在木屋之间摆开长桌,灯火摇曳,银饰反光,仿佛山夜中升起的一场繁星。
     姑娘们穿着绣花长裙,佩戴银项圈、银帽、银臂环,每一个动作都发出清脆响声——那是没有鼓手也能起舞的节拍。
     一位老奶奶拉着阿蒙的手跳起了舞,她说:“我们的舞不学,是身上带的。”
     阿蒙笑问:“歌从哪里来?”
     她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说:“从心。”
     他写下:
     “苗族舞,不为舞台,只为天地;苗族歌,不为观众,只为血缘。他们把情感穿上身,把记忆戴在颈间,把整个民族写进山风与火光里。”
     四、边地古道:茶马不再,人声犹在
     文山地处边陲,曾是滇南通向越南、老挝的茶马古道重要一环。
     吴阿蒙走进马关县的旧道村,村前仍存残破的石板路,山壁间的驿站已半毁,但墙上“走马古道”四字犹存。
     一位村中老者提着竹筐从山坡走下,说自己曾是马帮的最后一代:“我们不骑马了,但还走这路。”
     阿蒙问:“为什么?”
     老人答:“路走久了,不是腿记得,是心记得。”
     在村口的歇脚亭旁,阿蒙坐着写下:
     “文山的旧道,不只通向远方,更通向记忆深处。它是民族流动的骨骼,是文化迁徙的轨迹,是一段走在岩石与歌声上的历史。”
     五、地图与滇东回旋的沉调落笔
     夜色降临,文山城中灯火安静,城不大,但天很深。吴阿蒙坐在旅馆窗边,翻出那本被汗水、雨水、茶水润过的《》,文山这一章,终于落笔。
     他写下:
     “文山,是《》中国篇滇东秘境的回旋章。它不急于高调开场,而是在岩石缝中奏出低鸣之歌;它不借繁华点缀,而以民族的古音、土地的山调、水路的回声,构成一段既重又柔、既远又近的山地和鸣。”
     他闭上眼,轻声说:
     “下一站,石榴之乡,蒙自启章。”
    喜欢。
  

第90章 文山:岩岭共鸣、苗壮和调与滇东秘境的回旋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