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3章 珠海:百岛之间、白浪轻歌与大桥尽头的南国诗[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写下:
     “大桥是城与城的通道,珠海是心与心的缓冲。
     在这里,速度退场,生活登场。”
     三、香山旧梦:从农垦到科创的脚印
     珠海古称香山。
     在明清时期,它不过是南粤边陲一片山水之间的零星村庄;而在共和国初年,这里被确立为“农垦试验区”,是荒滩拓荒者的热血之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珠海被划入“经济特区”之列,自此一步步蜕变为南中国的一颗科技明珠。
     我走进了位于唐家湾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门前站着一位年轻的男生,正在打电话,我在他身后走过,听见他说:“不管将来在哪,我始终记得,是珠海给了我第一个平台。”
     我站在教学楼前,看着四周绿意环绕的山体,忽然想起一个词:“温和的崛起。”
     珠海不是靠“速度”而出圈的城市,而是靠一种不动声色的坚持。她不像深圳那样以“速度”定义自己,也不像广州那样靠“传统”撑腰,她安静、沉稳,有自己的节奏和姿态。
     我在校园长椅上写下:
     “有些城市,是时代的风口;
     有些城市,是风停之后的沉香。
     珠海,是后者。”
     四、夜色轻风:一城灯火与我静坐
     晚上,我回到香炉湾畔。海风拂面,沿岸灯光如织,远处的珠海大剧院在海上灯光中熠熠生辉,宛如一颗刚出壳的贝。
     我坐在剧院广场前的台阶上,身边是一对对牵手的恋人、跑步的青年、带孩子的父母,还有街头艺人低声唱着粤语歌。
     我没有参与,只是看。
     这城市的夜,不喧哗,却充满生活气。她不需要人潮来证明繁华,也不需要噱头来维持热度。她靠的,是水、是风、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生发的松弛感。
     我写下:
     “珠海的夜不是表演,是睡前的低语。
     她不是主角,但她知道如何照亮别人的安眠。”
     地图上的一笔,心中留下的潮声
     离开珠海前,我回到旅馆,把那张《》的地图摊开,在珠海一角稳稳地画上一个红圈。
     我在旁边写下:
     “第113章,珠海已记。她教我在狂潮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流与缓步。”
     我拿上行囊,准备前往下一站——中山。
     那是孙中山的故里,是珠江三角洲的文脉之根;我想知道,在这片岭南大地上,一位伟人的家乡,是如何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延续一条不被打断的民族脉络。
     我轻声说:
     “珠海,谢谢你。
     你是风之后的港,是岛之后的诗。
     下一章,中山,我来了。”
    喜欢。
  

第113章 珠海:百岛之间、白浪轻歌与大桥尽头的南国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