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5章 汉中:两汉三国,秦岭之南的星火原乡[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翻过秦岭主脉,从陇南北上,我正式走进了一片历史与现实交叠得几乎无法分开的盆地——汉中。
     这片位于陕西最南部的区域,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嘉陵江源头,是中国地势第三阶梯与第二阶梯的交汇地,也是中原文明南下、西出通道的重要节点。
     这里是汉文化的诞生地之一,“汉族”、“汉语”、“汉字”,几乎所有中华民族最广泛认同的符号,都可以在汉中找到起源的印子;这里也是三国蜀汉政权的腹心之地,诸葛亮北伐五出祁山,正是从这里挥师而出。
     我翻开《》地图,在秦岭以南、嘉陵江上游、川陕通道的核心处郑重落笔:
     “第155站:汉中。她是一枚被秦岭捧出的星辰,是一枚穿越千年依旧炽热的文化火种。”
     一、古汉台:一城之名,一朝之源
     我第一站去了汉台区的古汉台遗址。
     这里据说是汉高祖刘邦封汉中王时的行宫旧址,遗址并不宏伟,却意象极深。红墙灰瓦间,一块石碑静立,其上刻着:34;汉之中兴,自此始。34;
     一位老先生正在碑前抄写碑文,纸笔俱全、动作专注,我问他:“您为何来这里抄碑?”
     他淡然一笑:“我儿出国读书,我想送他点属于汉的东西。”
     我顿了顿,不知如何回应,只能静静站在碑前,感受那“汉”字带来的沉甸甸的力量。
     我写下:
     “‘汉不是朝代,是一种文明的自觉。汉中不只是地理中心,而是历史火种的发源点。”
     二、勉县武侯祠:草庐之外,风云再起
     第二天,我前往勉县定军山下的武侯祠,这是祭祀诸葛亮最早、最正统的一处。
     定军山,古木参天,山下祠宇肃穆,祠中塑像并无神像之威,却有书卷之温。墙上悬有一联:“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四字不响,却回声千里。
     我在祠中站立良久,脑中浮现出那个“躬耕陇亩”、“鞠躬尽瘁”的身影。
     一位身穿汉服的青年在殿外练剑,他说:“我来自成都,追着丞相的足迹一路走到汉中。”
     我问:“你觉得诸葛亮伟大在哪里?”
     他停下动作:“在他明知道无望,仍然出兵北伐。”
     我写下:
     “汉中的山不高,云不厚,但每一寸土地都记着人的执念。
     有些人,为理想走上绝路,却甘愿写下每一步。”
     三、留坝青山:秦岭之南的栖息地
     

第155章 汉中:两汉三国,秦岭之南的星火原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