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3章 南京:帝王之殇,民生之梦——历史的背影与城市的重启[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水流潺潺。
     我写下:
     “南京的夜,不像大都市那般闪耀,
     她像一位穿青衣的女子,轻声细语,却意含千重;
     她不追风,只送舟,她不夺目,只引路。”
     四、南京大学:学术之丘与思想之林
     第三日,我走进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红砖楼、老树、书声,空气中仿佛都带着一种沉淀后的思辨味道。学生活跃,讲座密集,每一个角落都流动着思想的张力。
     一位哲学系男生带我参观他在校外做的社区调研展,他说:“南京教会我,不是背诵标准答案,而是提出好问题。”
     我看着展板上关于“城市记忆”与“个人命运”的图文,忽然生出敬意。
     我写下:
     “南京的学,不为高分而生,
     她为疑问而生,为探索而生;
     这座城市能容下铁血与柔情,自然也能容下逻辑与哲思。”
     五、雨花台:烈士无名,精神不朽
     第四日,我来到雨花台。
     这里是无数近现代革命先烈的埋骨之地。山不高,风很静,但脚下的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一个又一个牺牲的身影上。
     一块石碑写着:“雨花英烈,青史永铭。”
     导游说,当年许多人牺牲时都还没有名字,但他们相信,总有人会记得他们为什么而死。
     我写下:
     “南京的红,不是鼓舞而来,是牺牲换来;
     不是在歌里激昂,而是在一页页悼词中哽咽;
     她不夸张,但也不忘。”
     六、江与陵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镇江
     五天南京之行,我在烈士陵园下沉思,在秦淮河畔拾忆,在钟山之间仰望,在纪念碑前低语。她是中国的伤口,也是中国的起点。
     她曾辉煌,也曾陨落;
     她曾血泪,也曾晨光;
     她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沉重,但也不忘努力地站起。
     南京,是一座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厚土上、但又勇敢迈向明天的城市。
     我摊开《》地图,在长江南岸、旧都遗址、山河重构之地郑重落笔:
     “第193章,南京已记。
     她是铁血后的静水,是烈火后的新生;
     是一段历史的出口,也是一种文明的转身。”
     下一站,是镇江。
     我要顺江而下,去看那座“金山寺”的晨钟暮鼓,去听长江与运河在此如何对话一千年。
     我收起笔记,望向长江北岸,轻声说:
     “史未尘封,江声未绝——镇江,我来了。”
    喜欢。
  

第193章 南京:帝王之殇,民生之梦——历史的背影与城市的重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