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5章 常州:龙腾之地,匠心之城,在工业与江南之间延展的文化[1/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镇江离开,我乘坐城际列车一路向东,车窗外的风景像被风翻动的画卷,江南的烟雨、村庄、厂房、湖泊轮番上演。不到一小时,列车缓缓驶入“常州”站。
     这是一座不张扬的城市,历史少有喧哗,却从未远离舞台中央。有人说它是“低调的江南”,也有人说它是“工业化最早的南方城市之一”,但真正让我动容的,是它骨子里那种安静踏实、务实精细的气质。
     我翻开《》地图,在太湖之滨、龙城腹地、工与文并立之处郑重落笔:
     “第195站:常州。
     她不是旅游名城,却有长久回味;
     她不高声语,却每一步都走得稳。”
     一、春秋淹城遗址:地平线下的时间回响
     我第一站选择的不是街市,而是位于市西南的淹城遗址。
     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春秋三城三河”古遗址。站在夯土垒成的残墙前,我试着闭上眼——仿佛能听见两千五百年前士兵踏水巡逻的声音。
     一位考古志愿者说:“常州从来不靠皇权加冕,她的根,是自己埋下的。”
     我们站在遗址边的古井旁,他指着井水道:“这井从未干过,就像这城市,从未真正沉下去。”
     我写下:
     “常州的历史,不在石碑上,而在泥土中;
     她不是为歌颂而活,而是为存续而行;
     她用沉默把时间酿成一种分量,写在江南地心。”
     二、红梅公园与天宁寺:烟火之间的佛心所在
     第二日,我漫步进城北的红梅公园。这里没有大片的游客,却处处绿荫成行、荷香阵阵。老人带着孩子放风筝,花匠在喷洒水雾,城市在这里沉静下来,像是一位阅读中的智者。
     走到园中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塔楼拔地而起——天宁宝塔。寺中香火并不旺,却有僧人正在小亭中抄经,一笔一画,毫不急躁。
     我问他:“佛教在这城市,还重要吗?”
     他笑笑:“佛,不在庙,也不在香,只要人心留得住‘善,塔就在。”
     我写下:
     “常州的佛,不靠鼓声示众,
     她靠时间去教人学会安静与敬畏;
     她不是来化俗,而是留俗一线希望。”
     三、中吴大道上的制造之心:工业的温度
     第三日,我走入中吴大道产业园区。
     这里是常州的新心脏,也是她几十年来从手工城市走向精密工业的脊梁。各类新能源、高端制造、光伏、医疗设备企业林立,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高冷感”,常州的工厂多了一种“人味儿”。
     一位在精密车床车间工作了二十年的老师傅对我说:“我们这不叫‘机器换人,叫‘机器助人。”
     我问他怕不怕被

第195章 常州:龙腾之地,匠心之城,在工业与江南之间延展的文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