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8章 枣庄:煤与墨的交响,地下与地上的两层城[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庄不声不响,但她不忘,不躲,不倦。”
     我低头看,是一首七言绝句:
     “夜渡运河舟影细,朝行古巷墨香浓。
     旧城已换新城貌,一笔仍书鲁南风。”
     我写下:
     “枣庄的水,不奔腾,
     她只悄悄带走每一代人的眼泪和微笑;
     她是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河,
     不为流动,而为沉淀。”
     四、峄城石榴园:风吹叶动,果实正红
     我乘车北上,到峄城区的石榴园。
     时值深秋,石榴树下仍挂着红中带金的果子。一位村妇正在剪枝,她笑着说:“我们这的石榴籽密甜润,像城里人说的——有福气。”
     我问她,一年能赚多少?
     她笑:“不多,但也能让娃上学,老人看病,我也每年买双新鞋。”
     村口的老树下,有一块石碑,刻着“千年石榴园”几个字。年年结果,代代传承。
     我剥开一颗石榴,籽如红宝石般密实,一口咬下,是酸里带甜的真实味道。
     我写下:
     “枣庄的甜,不张扬,
     是每一颗石榴籽包裹的倔强;
     她的滋味,不为表象存在,
     而是生活中那一点不肯妥协的坚定。”
     五、城市之夜:两层枣庄的交替呼吸
     夜幕降临,我回到市中心。
     地面上是车流、霓虹与烧烤摊烟火;而地下,是曾经的矿脉、隧道与未完工的记忆。站在夜市边,我听见两种声音重叠:地上的叫卖声与隐约传来的工地机响。
     一位摆摊的小哥递我一串羊肉串,说:“你不是本地人吧?这地儿,虽然不出名,但吃饱、睡好、能活着就行。”
     我咬了一口,味道不特别,却很扎实。
     我写下:
     “枣庄的夜,不明艳,
     她只是认真熬过每一个白天后的温存;
     这座城,不声不响,却悄悄让人不舍。”
     地图落笔·下一个方向:临沂
     五日之间,我看见了枣庄的地下脉络,也感受了她地上的温度。
     她不是闪光的名字,却是一座脚踏实地、记忆浓郁、岁月厚重的城市。
     我打开《》地图,在鲁南片区的中央郑重落笔:
     “第248章,枣庄已记。
     她用煤火照亮过工业时代的黎明,
     也用运河水承载起千年之后的温柔。”
     下一站,我将前往鲁南的另一座文化古城——临沂。
     据说那里有书圣故里,有沂蒙山精神,有一腔英雄气。
     而我,愿用脚步接续每一章的厚重,在天地之间,继续写下“地球”的和声。
    喜欢。
  

第248章 枣庄:煤与墨的交响,地下与地上的两层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