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 鹤岗:北疆煤城,烟火岁月[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异国风情浓郁。每年春秋,中俄口岸贸易如火如荼。沿江的中俄商贸街,摆满了俄罗斯巧克力、蜂蜜、琥珀饰品。两国商人用夹杂着汉语、俄语、东三省方言的“混搭腔”讨价还价。
     我在商贸街一家俄式面包店,遇到一位俄罗斯小伙亚历山大。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邀请我品尝他们的黑麦面包和熏鱼。谈及鹤岗,他竖起大拇指:“中国的城市,生活很有温度,很有味道。”
     夜幕降临,江边的灯光点亮,市民散步、垂钓,隔江望着俄罗斯小镇的灯火,有一种独特的浪漫。
     我写下:
     “江水无国界,
     友谊和烟火气,随波流转在两岸。”
     五、多元文化与工人之家
     鹤岗虽小,却汇聚了众多移民和少数民族。汉族、满族、赫哲族等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边地人情”。赫哲族的鱼皮画、歌舞和祭江习俗至今在鹤岗流传。每逢节庆,老城区广场便热闹非凡,锣鼓喧天,歌声悠扬。
     我受邀去参加一户工人家庭的聚餐。餐桌上,锅包肉、酱骨头、饺子轮番登场,热气腾腾的菜肴和爽朗的笑声让人忘却严寒。饭后,主人还请我尝试赫哲族的鱼皮手工艺,老人细致地讲解着制作工序,手指翻飞间,是一段段关于这片土地的口述史。
     我写下:
     “这里的饭桌,
     是矿工与伐木工、移民与边民共同的温暖。”
     六、煤城的未来:转型与希望
     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正用新的方式谋求未来。新一代年轻人返乡创业,尝试用文旅、生态农业、跨境电商等为家乡注入活力。老矿区改造为文创园区、矿工博物馆,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奋斗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鹤岗城区的新建创业园里,我遇到一群年轻的返乡大学生。他们谈论着用互联网和短视频推广本地特产、讲述家乡故事的梦想。一个叫李明的姑娘说:“我们在最北方,也可以链接全世界。”
     我写下:
     “每一次转型,
     都是新生活的序曲,
     也是北方城市顽强生长的注脚。”
     七、夜色鹤岗:江水映灯火,城市安然眠
     夜晚的鹤岗,少了白日的喧嚣,却多了些北疆特有的静谧与深邃。江边的路灯如链,照亮夜归人的脚步。远处矿区的灯火依稀,像是守夜的眼睛,为这座城市带来安定。小吃摊的蒸汽和香味,点缀着夜的温暖。
     我站在黑龙江畔,遥望北方,心中浮现无数故事:有矿井下的汗水,有林海中的守护,有移民的执着,有边境的友谊……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道褶皱都镶嵌着希望的光芒。
     我写下:
     “鹤岗的夜,是坚韧与温情的延续,
     也是无数矿灯与星光共同织就的梦。”
     地图落笔:鹤岗篇章终,伊春待续
     离开鹤岗时,天边泛起鱼肚白,我在地球地图上郑重写下:
     “第293章,鹤岗,记。
     煤的深处,有家的温度,
     林的尽头,是生活的希望。”
     下一站,伊春。
     我要在那座“林都”,继续追寻北方大地的绿色脉搏和人间故事。
    喜欢。
  

第293章 鹤岗:北疆煤城,烟火岁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