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8章 博尔塔拉:风之谷地,边塞回声[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地的沉寂、
     风的长吟。”
     博尔塔拉是全国唯一的蒙古自治州,蒙古族在这里守望着属于他们的草原与山谷。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信仰与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传承。
     我特地拜访了博尔塔拉蒙古族民俗村。呼格吉乐图,是带我进入这片文化秘境的向导。进入他的毡房,温暖如春。热奶茶散发着浓郁香气,桌上摆着刚烤好的手抓肉,墙上挂满了骑射奖章和祖辈的照片。呼格吉乐图讲述着家族世代牧马的故事:春季草甸,夏季放牧,冬季藏身山脚,牧马、骑射、吟唱,是生活的常态。
     他领我参访不远处的博尔塔拉巴音喇嘛寺。这座寺庙坐落在风口丘陵上,金色的殿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风铃声随着风铃摇曳,响彻山谷。几位喇嘛端坐诵经,袍角随风轻扬,烟雾缭绕,凝聚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我写下:
     “蒙古族的草原,
     不止有战马奔腾,
     更有信仰与生活的交响,
     庙宇低吟,牧歌悠扬,
     这是民族灵魂的守望与传承。”
     博州地处中哈边境,精河口岸、阿拉山口是连接两国的重要通道。边境的繁忙与静谧在这里奇妙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
     我前往阿拉山口口岸城市。这里是典型的边贸新镇,街道笔直,商铺林立。清真餐馆、俄式面包店、哈萨克民族服饰店交相辉映。街头巷尾,穿着传统服饰的各族民众互通有无,语言交错,却秩序井然。商贩推销中哈贸易商品,士兵守护着边境秩序。
     我走进一家中亚茶馆,老板是回族,妻子是俄罗斯族,店员则是哈萨克族。店内用中俄双语招呼顾客,桌上摆着抓饭、列巴、茶砖、酸奶和咸点。客人们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这里没有紧张与纷争,只有一份静水深流的和谐。
     我写下:
     “边境非封闭的尽头,
     而是多元文化交织的门户。
     博尔塔拉,是一曲静水流深的国际交响,
     连接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与梦想。”
     夜幕降临,我返回博乐市。广场上,几位青年围坐弹奏冬不拉,悠扬的琴音萦绕在空中,融合着哈萨克、蒙古族的古老歌谣。月光下的人们逐渐散去,风吹拂着古老的榆树,带来阵阵凉意。
     我靠在树干上,望着星空。无数星辰点缀天幕,仿佛汇聚成无尽的历史河流。风从高原吹来,穿越盐湖、草原、庙宇与口岸,携带着古老的回声,也传递着当代的生活。它诉说着边疆的辉煌与沧桑,抚慰着过往游牧者的心灵,也见证着新一代的梦想与希望。
     我在《》的地图上郑重写下:
     “第348章,博尔塔拉,记。
     风谷、盐湖、庙宇与边关,
     辽阔中交响,边地中安然。”
     接下来我将前往奎屯,探访一个因铁路与石油而崛起的工业城市,感受沙与风之间的钢铁交响,书写西北现代化的另一章节。
    喜欢。
  

第348章 博尔塔拉:风之谷地,边塞回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