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7章 萨嘎县:山川夹缝,信仰之地[2/2页]

地球交响曲 是名为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我们常驻在更西边的高地,”他说,“那地方叫‘空三营地,没有信号,只有风和石头。但有你们在这,我们守着也就值了。”
     我愣了一下,问他:“什么叫‘值了?”
     他笑了笑:“因为有人走到这儿来,有人愿意讲我们的故事。”
     我感到一阵无法言表的刺痛,像某种沉积的东西被撼动了。我的笔,是记录文明的,但也该记录守护文明的人。
     他们与朝圣者,守的是不同的“神明”。一个跪拜信仰,一个守卫疆土,但都是以血肉之身、以日复一日的坚持,将人类最珍贵的信念,悄悄刻在这片高原上。
     我忍不住想象,那些夜里巡逻的脚步声,会不会也像经轮一样,成为这片土地某种看不见的祷告?
     翌日,我登上萨嘎寺。
     这是一座坐落在丘陵之上的藏传佛教寺庙,不大,却异常宁静。寺中一位年老的僧人正在擦拭佛像,见我到来,邀请我一同喝茶。
     “你来自远方?”他问。
     “是的,我走遍中国,也在写下所见所感。”我答。
     他笑了,递给我一小包石子:“这是寺后山上的玛尼堆碎片,留下它,也等于留下你此刻的心念。”
     我郑重地收下。在我的旅途中,这样的“石子”已收集不少,但每一颗,都代表着一地的精神坐标。
     我忍不住追问:“大师,您觉得信仰是什么?”
     他微笑答道:“信仰,是你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依然选择仰望。”
     那句话,如同一盏灯,点亮了我内心长久以来的一片迷雾。是的,在喧哗、怀疑与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真正珍贵的,不是表演出来的虔诚,而是无人注视时的执念。
     临别前,他又补了一句:“写下你看到的,但别忘了也写你心里的。”
     我点头,那一刻,我仿佛不是在采访,而是在聆听更高处的召唤。
     临行前夕,我站在镇外的高岗眺望南方,那里是我下一站——吉隆县,一个与尼泊尔接壤的小城,被称为“西藏最温柔的南口岸”。
     风从雪山缝隙间呼啸而来,卷起远处经幡的猎猎作响。我静静地站着,脑海中浮现出朝圣者的血迹、战士的背影、僧人的低语,还有我曾捧起的那一掬雪水。
     每一处高原上的声音,都仿佛是人类灵魂深处发出的低音,那种不求喧哗、不为博眼球的沉默,反而最有力。
     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一章最后一句话:
     “萨嘎不显眼,却深刻;不繁华,却震撼。它以信仰与沉静,演奏出高原上最悠远的低音。”
     我知道,《》即将在下一站——吉隆,奏响更温柔却也更深刻的篇章。
     我背起行囊,踏雪而行,像朝圣者那样坚定,像边地战士那样无声,也像自己此刻的灵魂那样,毫无保留地走向未知。
    喜欢。
  

第387章 萨嘎县:山川夹缝,信仰之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