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我围坐在炉火边,和索朗老人聊起这座山。
“你觉得神山像什么?”他问。
我想了想:“像一个沉默的长者,只看你,不说话。”
他大笑:“我每天早上都望一眼,但从不向它祈求。”
“为什么?”
“因为神不会回应欲望,它回应的是安静的心。”
这句话让我整夜未眠。深夜,我披着毯子独自走出院子。星光洒在地上,银河横亘天穹,寒气逼人,却无比清澈。
我终于明白,这座山之所以神圣,不是因为它高不可攀,而是它永远沉默。
它永不解释,却能使人沉思;它不动声色,却足以让心灵谦卑。这正是神山与人的真实关系——无须亲近,只需仰望。
我望着苍穹,忽然觉得自己像个旅人,也像个祈祷者。不是为了答案而来,而是为了遇见沉默中的自己。
天还未亮,我便再次登上观景台。
东方的天空泛出淡淡的橙红,云海仿佛被某种神力搅动,缓缓退去。整个世界都屏住了气息,万籁俱寂。
我裹着棉衣静坐其中,不说话,也不动,只想成为这自然乐章里一段最安静的音符。
突然,一道金光划破云层,洒在雪山之巅。
南迦巴瓦,就这样在曙光中缓缓现身。
这一次,它没有半遮半掩,而是完全展露峥嵘。那锥形的雪峰笔直高耸,如刀削斧劈,披着金色的薄纱,站在苍穹之下。
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不是震撼,而是一种被允许靠近的感动。
我仿佛看到,它微微低头——不是俯视,而是欢迎。
我掏出笔,在《》的这一页写下:
“真正的神,不在于俯视万物, 而在于安静地允许你仰望。”
那一笔写下去,手指微微颤抖。
这一页,我写得最慢,却也最沉。
中午,我离开直白村。
车辆缓缓驶出峡谷,山路依旧盘旋,但我的心已不再沉重,而是一种被轻抚过的平静。
阳光开始透过林间洒落,山风带着松香拂面。林芝,在地图上越来越近,那是高原上的江南,是藏地的春天,是我从神山回到人间烟火的下一站。
而我,回望那座雪山,它早已再次藏入云海之中,仿佛从未露面。
但我知道,它已刻进了我的地图深处,变成一种信念,一种提醒,一种不语的守护。
它不再遥远,也无需再次登临,它已成为我灵魂深处那把永不出鞘的雪刃——沉静、锋利、不可侵犯。
我轻声说:“我会再回来。”
风轻轻吹过,像是回应。
我低头看着《》的下一页,纸张微微颤动,如心跳跳动——那一页,已悄然翻起,写着:林芝。
我知道,春天来了,而心,已从高处缓缓落地。
喜欢。
第412章 南迦巴瓦峰:雷电之刃,云海之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