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轻笑:“因为有人活在诗里,他就不会死。”
我忽然心中一震:有些城市之所以不朽,并不是因为它完好,而是因为有人在废墟里写下了它的灵魂。
夜幕低垂,城市静下来。我独自前往清真寺,站在外院台阶上,仰望星空。
忽然,一只白鸽从寺顶飞出,越过我头顶,又消失于黑夜。这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一种无声的回答——信仰,从未远离,只是学会用沉默说话。
一位盲人老者蹒跚走来,在我旁边坐下。
“你也是来听蓝色声音的人吧?”他开口问。
我轻轻应了,他笑,“我眼中是黑的,但我心里,看见很多光。”
“什么样的光?”
“像鸽子拍翅,像月亮不语,像一个人,坐在夜色里还不愿走。”
我一时无言,只能安静陪着。
老者将一串木珠塞进我手里,“这是你听见的声音的证据。”
那串木珠温润如人心,我默默收下。
那夜我独自一人坐在清真寺外,脑中浮现母亲的声音、战火中曾听过的哭声、也有路边少女对我微笑时的眼神。我忽然问自己:“你是谁,要走这条路?”
没有答案。
但那串木珠在掌心渐渐发热,仿佛回应:你正走在它之上。
次日清晨,我前往城北一所临时学校。残垣之间搭起帆布帐篷,孩子们坐在砖垒的课桌前,正在一齐朗诵:“梦想像火,不怕风,不怕雪。”
老师是个年轻女子,她带我参观孩子们的画展。
有个小女孩的画最让我震撼——一个太阳从废墟里升起,照亮破砖之上的一本打开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说:“太阳,是我爸爸。他在炸弹爆炸那天用身体护住了我。”
我忍着鼻头发酸,蹲下问她:“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她说:“我想写书,写我们家以前有一个花园,还有我爸爸最喜欢的月亮。”
我在《》写下:
“一个孩子用画复原记忆,一个世界就不会完全毁灭。”
临走前,我看见那断墙上贴着一张发黄的纸,那是一个孩子手绘的地图,标着“家”、“树”、“河”、“星星”,箭头指向一个圈圈:那里写着“我想活着的未来”。
我一瞬心颤,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地图,却藏着最大的希望。
临走那天,我走回蓝色清真寺前的小巷。
昨日那位老裁缝坐在门口,手中缝着一只纸鸽,他将那纸鸽塞给我:“我们这里有个说法,把纸鸽放在心上,它就会记住你的归途。”
我收下,道别。他点头:“去吧,你的旅程还长,但你会回来的——所有走过蓝色的人,心里都住着一只鸽。”
我离开时,转头望见清真寺上空的鸽群又飞起,那一刻,阳光刺破云层,撒在整座城市蓝穹之上,仿佛整座城都在为我送行。
我在书中写道:
“马扎里沙里夫,是夜色中的灯,是梦中醒来的蓝,是我心中那段最静的风。”
前方——泰尔梅兹,丝路古渡、河心之城,我来了。
喜欢。
第480章 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蓝色穹顶,宁静边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