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这片土地,甚至抵达北海(贝尔加湖),让大明的威名远扬。
熊廷弼看着请战的三人,沉默不语。姜弼和贺世贤自不用多语,是他从辽东带出来的亲信将领。卢象升乃天子门生,未来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这三个人的份量可不是一般的重,他们的请战对于熊廷弼来说意义非凡,自然不会被怠慢。熊廷弼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径直走到了地图前。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紧紧地锁定在喀尔喀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
这片辽阔的草原上,如今分布着三个主要的部落: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和车臣汗部。其中,车臣汗部和最大的土谢图汗部与蒙古自治领相邻,两部与明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而札萨克图汗部则与卫拉特蒙古接壤,其态度却显得极为暧昧不明。
这三个部落向来相互扶持、同气连枝,如果他们一旦与卫拉特蒙古结盟,那么势必会对明朝的北方防线构成巨大的威胁。这也正是熊廷弼他们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归化的原因所在。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熊廷弼不禁陷入了沉思。究竟是应该主动出击,还是选择被动防御呢?这个问题让他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关系到明朝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此时此刻,熊廷弼因为成功消灭后金而立下赫赫战功,荣升为顶级勋贵之一。按常理来说,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即便是再立新功也是封无可封。然而,在如今的明朝朝廷中,虽然将领众多,但真正能够统领大军、指挥若定的帅才却是凤毛麟角。而这也是朱由校再次让他出山担任这支大军主帅的原因。
正当他苦思冥想之际,大帐之外一名侍卫来报称,昭乌达盟遣使来报称车臣汗部越境放牧,杀死了他们盟一名牧民,掠走了部落若干只羊。
听完汇报,熊廷弼眼睛一亮。
他迅速来到主位,开口说道:“传令,升帐。”
一刻钟后,一群少将、上校军衔的军官齐齐汇聚到了主帐下。
“昭乌达盟遣使来报,车臣汗部不尊大明,屡犯我境,杀我牧民,士可忍孰不可忍,卢象升听令!”
“微臣在!”
“令而率近卫第8师、第9师、骑10师,兵发车臣汗部,许你独断专行之权,希望本帅能听到你抵达北海的捷报。”
“微臣领命,定不负熊帅嘱托。”兴奋的卢象升领命而去。
“姜弼和贺世贤听命。”
“末将在!”姜弼、贺世贤快步上前。
“令你二人率近卫第11师、第12师、骑13师,兵发土谢图汗部。本帅只有一条命令,不降则死。”
“末将领命。”姜、贺二人领命而去。
熊廷弼环顾四周,望着一群两眼冒金光,渴望一战的将领。
“其余诸将,随本帅进入喀尔喀草原,严防札萨克图汗部。”
“末将遵命。”
随着熊廷弼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进入了喀尔喀草原。
喜欢。
第386章 一只羊引发的战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