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义诊[1/2页]

逆风翻盘 绿肥红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叶映骑马从李家村向西走,到了一个村子口,叶映下马,看到几个背着篓子割草的孩子,向他们招了招手。
     一个男孩子跑过来,看着叶映好奇地问:\34;公子,你有什么事吗?\34;
     叶映看着小男孩也就十岁左右,很有礼貌,有点喜欢,面带微笑到问:\34;这个村子叫啥名?\34;
     小男孩一脸茫然看着叶映说:\34;这里是李家庄。\34;
     割草的几个孩子都围了过来。
     叶映看着这帮孩子,笑了笑说:\34;我是大夫,想在这村里义诊,你们回家同大人说一说,看病不要钱。\34;
     几个孩子看着叶映,有点不敢置信地没有动。
     叶映看孩子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看自己,又追了一句:\34;是真的,你们快回家说说,我就在村口等着。\34;
     几个孩子一哄而散,唯有开始打招呼的男孩站在那里没有动。
     叶映看着他:\34;你怎么不回家呢?\34;
     男孩低着头懦懦地说:\34;我爷爷有病,不能下地,大夫能不能到我家里去看诊?\34;
     叶映看着男孩笑道:\34;可以啊,我就是来义诊看病的啊。你稍等一下,我走了,来看病的人该找不到我了。\34;
     男孩脸上露出笑容说:\34;我先回家,一会来接你,行吗?\34;
     叶映点头说:\34;好。\34;
     男孩向前走了几步,好似想起了什么事,转过身看着叶映说:\34;公子,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就是。你跟我到家门口,我搬个桌子、一把椅子给你用。\34;
     叶映觉得有道理,把脉要用桌子,看病也不能站着不是?
     叶映牵着马跟着男孩去他家里了。
     一进院门,看到院子里的菜已经长得有模有样了,院子收拾的规整。
     男孩帮叶映拴好马,领着叶映往屋里走。
     推开门,就见一个白发老妇人,正准备开门。
     叶映看着老妇人大约五十左右的年纪。
     男孩看着老妇人说:\34;奶奶,这位是大夫,要在村里义诊。我把桌子,凳子搬到门口去,大夫要用一用。\34;
     老妇人笑得一脸灿烂地说:\34;好、好,快搬吧。\34;
     老太太热情地说:\34;大夫,快请进屋坐一会,家里没有啥招待客人的,就先喝杯热水吧。\34;
     \34;乡下人的日子不好过啊,有病也是拖着,实在挺不住了呀,才肯去看病。\34;
     老妇人叨叨地说:\34;你来义诊呢,能帮我们这些老百姓一把。去镇里看病太贵了。\34;
     老妇人请叶映在桌子旁边坐下,倒了一杯热水,递了过来,叶映小口地喝了几口。
     老妇人的热情打动了叶映,真是暖心啊。
     叶映进屋看一眼床上躺着的老人。年纪也有五十多岁,面黄肌瘦,皮包骨,说话有气无力的。
     一看就是一个疾病缠身,久病不愈的人。
     把过脉确定是慢性胃炎,还有一些慢性病。
     叶映又给老妇人把脉,没有大病,开了两个药方,交给少年。
     少年收起药方,搬桌子、凳子。放在大门外。
     叶映坐在凳子上试试高度,刚好。
     这时,村民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来到叶映坐的桌子前。
     很有秩序地排好队,让老年人先看病。
     一个老妇人说:\34;我总是咳嗽,有痰,气短。\34;
     叶映把脉确诊是支气管炎,开了化痰止咳消炎的药方,交给老妇人,嘱咐要按时吃药,一定会好的。
     叶映突然看到一个小男孩,面色蜡黄,蔫蔫地站在一旁。
     叶映招手把他叫到桌前,让他坐下把了脉,发现脉搏跳的无力,眼睛发黄,明显是黄疸性肝炎。
     叶映开了药方,找到孩子的父母到一边。
     把药方交给孩子父母,并严肃地说道:\34;孩子的病不能拖了,必须隔离治疗,这个病传染。
     也不用害怕,吃几副药会好的。
     家长领着孩子走了。叶映的心情有些低落。连续又看了十几个人,叶映说累了,明天接着看。
     少年把桌子、椅子搬回家。
     叶映跟着进了房间。看到老太太说:\34;大娘,你知道哪个人家里有空的房子吗?我想留下来住几天。
     老妇人笑的一脸菊花,看着叶映说:\34;我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没人住,你要不嫌弃呀,就让源儿收拾一下,就能住了。\34;
     叶映笑着说:\34;出门在外哪里有什么讲究,能遮风挡雨过夜就行。\34;
     老妇人转身喊道:\34;源儿,你把西屋收拾一下,大夫就住在我们家里了。\34;第21章 义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