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章 暗潮汹涌[2/2页]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古之洞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保险栓上还缠着苗族彩线:
     34;上个月在雷公山隘口,
     咱拾到这玩意儿,
     弹体刻着 39; 大日本帝国 39;,引信却是美式的。34;
     她把雷体拍在桌上,
     金属与木头碰撞的闷响,
     像颗埋在心底的炸弹终于露了头。
     徐天亮凑过去掂了掂,金陵话里带着惊讶:
     34;乖乖,这是鬼子九七式手雷改的引信,
     咱中央军库房里可没这号杂种。34;
     孙二狗撸起袖子,
     小臂上刺着半幅虎头徽记 ——
     正是当年侦察连的队徽,
     在火光下泛着暗红:
     34;隘口底下埋着三具尸体,
     穿的是中央军制服,
     兜里却装着军统贵阳站的通行证。34;
     他忽然压低声音,刀疤脸绷得铁紧,
     34;他们押运的货物,
     用桐油纸裹着,
     闻着像鸦片,摸着却硬得像枪托。34;
     营房外突然传来尖锐的哨声,
     值星官的吆喝穿透夜色:
     34;全连注意!
     紧急集合!
     三公里越野!34;
     孙总队长脸色一变,
     抓起桌上的手雷塞进孙二狗手里:
     34;先去一营报到,
     天亮后带你的人来侦查连。34;
     转身时又对古之月耳语:
     34;军统的耳目就在咱驻地,
     说话做事都把舌头绕三绕。34;
     油灯在穿堂风里忽明忽暗,
     古之月望着孙二狗和阿花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
     听见阿花的银饰声渐渐混进远处的犬吠。
     徐天亮突然戳了戳他胳膊,
     金陵话里带着少见的认真:
     34;班头,刚才孙总队长说的美式引信鬼子雷,
     莫不是跟桐油走私有关?34;
     他没答话,盯着桌上阿花留下的弩箭,
     尾羽上的苗家图腾在摇曳的火光里像头跃起的猛虎。
     窗外的雨突然大了,
     雨点砸在青瓦上像鬼子的机枪扫射,
     古之月摸出怀表,指针指向凌晨两点 ——
     正是三天前在镇远城头与周大麻子激战的时刻。
     34;把弟兄们叫醒,准备越野。34;
     古之月拍了拍徐天亮的肩膀,
     苏北话里带着冷硬,
     34;从明天起,侦察连要加练山地奔袭,
     带上苗家的弩弓。
     雷公山的路,比镇远城头的巷子难走三倍。34;
     徐天亮抹了把脸上的雨水,
     金陵话混着笑骂:
     34;得嘞,咱回头让阿花教弟兄们唱反调,
     保证军统的密探听了直挠头。34;
     营房的木门在身后 34;咣当34; 关上,
     古之月摸出孙总队长给的那份盖着 34;极机密34; 的文件,
     火漆印在雨夜的微光下泛着暗红。
     他知道,桐油走私的盖子虽然被军统强行合上,
     但孙二狗带来的手雷、苗寨的线索,
     就像撬开盖子的撬棍,
     让底下的污糟事透出了一丝光。
     集合的队伍在雨里站成模糊的黑影,
     古之月看见孙二狗正在队尾教苗家弟兄调整弩箭角度,
     阿花蹲在地上给个新兵系防滑草鞋,
     银饰在雨帘中闪着细碎的光。
     这让他想起在长沙会战的 往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弟兄们互相包扎伤口时,
     也是这样带着血的温暖。
     雨幕中,徐天亮的金陵话突然响起,
     带着惯有的痞气却多了分坚定:
     34;班头,你瞅着,
     等咱侦查连练熟了苗家的山地术,
     就算戴笠的走私船开到都匀城下,
     咱也能摸上船去,把那些喝兵血的杂种,
     一个个串在弩箭上晒成肉干!34;
     古之月望着漫天雨幕,
     忽然觉得这冰冷的雨水,
     洗不净码头的桐油味,
     却能浇醒每个弟兄心里的火。
     他摸了摸腰间的二十响,
     枪套里的子弹在雨夜里透着冷意,
     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让人踏实 ——
     因为他知道,只要这些拿惯了枪的手还能握紧弩弓,
     只要这些听惯了冲锋号的耳朵还能分辨苗家的警哨,
     那些藏在桐油背后的豺狼,
     终究会在侦查连的虎啸声中,露出原形。
     晨雾漫进营房时,
     古之月看见孙总队长站在操场边,
     望着队伍消失在雨幕中的方向。
     老长官的背影比昨夜更显单薄,
     却依然像根立在乱坟岗的军旗,
     任风雨拍打,也折不弯那股子硬气。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
     侦查连要在军统的监视下练兵,
     要在苗寨的助力下摸查,
     还要在雷公山的迷雾中揪出那条走私的毒蛇。
     但至少,现在他们有了新的弟兄,
     有了会使弩弓的猎手,
     还有了比汉阳造更安静的杀敌利器。
     古之月摸了摸胸前的布袋,
     里头装着从周大麻子那里搜来的码头钥匙 ——
     虽然三号仓的门暂时还不能开,
     但钥匙在手里,总会有找到锁孔的那天。
     雨渐渐小了,远处传来孙二狗教苗家弟兄的号子声,
     混着弩箭离弦的 34;嗖34; 响,在都匀的晨雾中荡开。
     古之月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岳麓山,
     孙二狗背着他突围时说的话:
     34;长官,只要咱弟兄们的枪还在,
     鬼子就别想踩踏实中国的地。34;
     现在,这句话在他心里变了味 ——
     只要咱弟兄们的枪还在,
     不管是鬼子还是内贼,
     都别想在咱眼皮底下偷鸡摸狗。
     集合的哨声再次响起,
     这次带着急促的短音。
     古之月甩了甩湿透的衣袖,
     苏北话在雨雾里炸开:
     34;侦察连的弟兄们!
     把弩弓上弦!把草鞋扎紧!
     咱今儿个要练的是 ——34;
     他顿了顿,望着孙二狗带着苗家汉子们跑回操场,
     阿花正在给徐天亮演示弩箭的瞄准技巧,
     银饰在晨光里闪得耀眼,
     34;要练的是,在狼窝里找骨头,在虎穴里掏崽子!34;
     徐天亮的金陵话跟着响起,
     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
     34;对喽!咱侦察连,专给那些喝兵血的杂种,
     送他们娘的 —— 苗家弩箭!34;
     笑声混着兵器碰撞声在雨幕中散开,
     惊飞了槐树上的宿鸟。
     古之月望着这群新旧混杂的弟兄,
     突然觉得,都匀营房的暗火,
     终究会烧成照亮前路的火炬,
     哪怕这火要烧穿层层迷雾,
     哪怕这光要刺痛所有豺狼的眼。
     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
     是军统的碉楼关不住的,
     是桐油的恶臭盖不住的 ——
     那是弟兄们眼里的光,
     是枪口对准外敌内贼的决心,
     是哪怕只剩最后一人,
     也要咬下敌人半块肉的狠劲。
     而这,才是侦察连的魂,
     才是他们在这个乱世里,最锋利的刀。
    喜欢。
  

第203章 暗潮汹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