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四心疼侄子,出面求情,34;小河还年轻,给个改过的机会...34;
34;四叔,34;林乔态度坚决,34;正因为年轻,才更需严教。今日若徇私,明日族规何在?34;
见林乔铁面无私,族人不敢再劝。林小河被当众执行家法后,由赵大锤押送往北岭村。临行前,林乔私下交给他一本书和一把锄头。
34;书是《论语》,锄头是你当初开荒用过的。34;林乔语气缓和了些,34;北岭村艰苦,但民风淳朴。一年后,若你真心改过,我亲自接你回来。34;
林小河泪流满面,重重磕了三个头:34;哥,我错了...我一定改...34;
处理完家族风波,林乔马不停蹄地回到赋税事务中。或许是严明家法的举动震慑了各方,筹粮工作突然顺利了许多。富户们捐粮更踊跃了,商队也陆续带回了好消息。
半月后,当最后一车粮食入库时,三千石的差额竟然奇迹般地补齐了!不仅如此,林乔还特意留出了五百石作为应急储备,分储在县内各处,防备冬荒。
34;林县丞真乃神人也!34;李知县看着满满当当的粮仓,由衷赞叹,34;本官定要上奏朝廷,表彰你的功绩!34;
王师爷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他本想看林乔出丑,没想到对方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赢得了更多民心。
赋税危机化解后,林乔开始反思家族管理问题。林小河的事件不是孤例,随着林家地位提升,一些年轻人确实开始骄纵起来。必须防微杜渐,否则家族兴盛难以为继。
一个雪后的清晨,林乔将儿子小树叫到书房。八岁的孩子已经开蒙两年,能读会写,比同龄人沉稳许多。
34;从今日起,你每日需多学一个时辰。34;林乔严肃地说,34;上午随苏先生读经史,下午跟我学政务。34;
小树眨了眨眼:34;爹,我能行吗?34;
34;你是林家子弟,必须行。34;林乔摸了摸儿子的头,语气缓和了些,34;记住,今日的苦学,是为了明日能担重任。34;
不仅如此,林乔还从族中选拔了五名品行端正、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让他们轮流到县衙见习,学习文书、算术等实用技能。这些青年激动不已,要知道,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平民子弟能接触官府事务,可是难得的机遇。
34;乔哥儿,你这是要培养接班人呐。34;林老四看出了林乔的用意。
林乔点点头:34;四叔,林家不能只靠我一个人。要想长久兴盛,必须人才辈出。34;
腊月里,一个意外的喜讯传来:发配到北岭村的林小河,竟然带领村民开垦出三十亩梯田,还改良了当地的水利系统!北岭村里正特意送来感谢信,称赞林家子弟的才干。
林乔闻讯,欣慰之余,决定亲自去北岭村看看。雪后初晴,他骑马踏上了前往北岭的山路。两个时辰后,当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时,林乔几乎认不出来了——林小河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但眼神清澈坚定,再无当初的颓废。
34;哥!34;林小河飞奔过来,像个孩子似的又哭又笑。
兄弟二人促膝长谈至深夜。林小河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劳作中找回初心,如何运用从林乔那里学到的知识帮助村民...言语间满是自豪与感恩。
34;哥,我懂了。34;年轻的脸上写满诚恳,34;地位和钱财都是虚的,真本事和好名声才是根本。34;
林乔欣慰地笑了。这次34;发配34;,或许是最好的教育。
回程路上,林乔特意绕道查看了北岭村的新田。那些依山而建的梯田,在冬日里披着薄雪,宛如巨大的阶梯伸向云端。来年开春,这里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34;007,记录这个坐标。34;林乔在脑海中命令,34;梯田是山地农业的好模式,值得在全县推广。34;
34;已记录。建议:1.梯田需配合排水系统;2.作物选择应考虑坡度...34;系统一如既往地提供专业建议。
林乔默默记下。开春后,他要亲自抓几个示范点,让更多山区百姓受益。
回到县衙时,已是华灯初上。林乔刚下马,书吏就匆匆迎上来:34;大人,朝廷来人了!是给您个人的文书!34;
林乔疑惑地拆开火漆封印,展开公文一看,顿时愣住了——这是一份调令,命他即日启程赴京,任户部主事,正六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七品县丞直升六品京官,这是罕见的破格提拔。文书末尾还特别注明:34;该员劝农有方,赋税得法,特荐入户部效力。34;
34;恭喜大人高升!34;书吏和衙役们纷纷道贺。
林乔却陷入沉思。进京为官,意味着更大的舞台,但也意味着远离他一手建立的基业。林家、耕读堂、全县的农事改良...这些他倾注心血的事业,该如何安排?
回到书房,林乔铺开一张纸,开始列清单:家族事务交予林老四和赵大锤共同管理;耕读堂由苏婉全权负责;农事改良则委托给王大山跟进...每一项都需妥善安排。
34;爹,你要去京城了吗?34;不知何时,小树站在了门口,小脸上写满不安。
林乔招手让儿子过来:34;是的,但不会太久。你在家要听姑姑和苏先生的话,好好学习。34;
34;我能跟爹一起去吗?34;孩子眼中含泪。
林乔心中一软,但很快坚定起来:34;不行。你的学业不能中断。34;见儿子要哭,他柔声补充,34;等你把《论语》背熟了,我就接你去京城玩,好吗?34;
安抚好儿子,林乔继续伏案工作。夜深人静时,他独自走到县衙后院。月光下,试验田的轮廓依稀可见,新育的甘薯苗在寒冬中顽强存活。这块小小的田地,承载着他太多的心血和希望。
34;007,备份所有农业数据和方案。34;他轻声命令。
34;已备份。提示:京城周边气候与青山县差异显着,需调整种植方案。34;系统回应。
林乔点点头。无论身在何处,为民造福的初心永不改变。京城,将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
但在此之前,他必须确保青山县的一切能够继续良好运转。毕竟,这里是他永远的根基,是无论走多远都会回来的家。
喜欢。
第340章 家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