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郑老三今年四十一岁,原本是鹏城乡下郑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家里除了妻子张秀英,还有七十岁的老娘和三个十三四的孩子。
     一家人的命运,就是在村里做一辈子农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
     在如今这个天灾人祸频发的年月,想养活这么一大家人十分不容易。
     前一阵子,郑老三一家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那一天,
     郑老三将家里人全都聚集在一起,用最后一点粮食混着野菜做了一顿糊糊。
     看着自己瘦的快没人样的妻子,郑老三声音沙哑的开口道:
     “秀英,吃了这顿饭,你带着老大和老三就走吧。
     有多远走多远,要是找到了活路,就给家这边写信报个平安!”
     老大和老三是女孩,跟着母亲方便一些。
     至于老二这个男孩子,郑老三还是决定带在身边。
     “他爹,我们走了,那你们怎么办呢?”
     张秀英没有对自己等人即将远行的担忧,她只是担心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该怎么活下来。
     “放心吧,我和我堂哥商量好了。
     今晚就和他一起划船去港城,要是能在那里扎下根,我一定回来接你们。”
     去港城的事情九死一生,每年都听说有人死在半路上,郑老三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
     为了不让自己这一大家子全都没了,郑老三就想出来这个办法,让妻子带着女儿出去找活路,自己带着儿子去港城找活路。
     听完丈夫的安排,张秀英神情难过的低下头。
     这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
     或许,永远不见。
     就在这时,家里最小的女儿,抬起脏兮兮的小脸问道:
     “爹,娘,我们都出去了,奶奶怎么办呢?”
     此言一出,郑老三和张秀英的脸色更加难看。
     郑母今年七十岁,劳累一辈子,一身都是病。
     没吃没喝这么些天下来,连走路都困难。
     这次夫妻俩带孩子出去找活路,路途遥远又不知吉凶,自然是不可能带着她的。
     等着老太太的命运,除了饿死以外,没有其他可能。
     这并不是郑老三夫妻俩狠心,实在是没有办法。
     看着沉默的夫妻俩,坐在家里唯一凳子上的郑母,并没有被抛弃的失落,反而笑着安慰两人道:
     “好了,老三,娘不怪你,这都是娘的命!
     娘活了这么大岁数,早就活够了。
     你们出门在外,一定要保住我们老郑家的骨血。
     我不想去九泉之下见你爹的时候,还让他说我没有照顾好你们!”
     “娘.....”
     郑老三泣不成声,
     “好了,别说了。
     吃了饭,趁天还没黑就快点上路吧!”
     郑母怕他们夫妻俩天黑赶路不安全,连忙招呼几人吃饭。
     闻言,
     张秀英拿起碗,给婆婆盛了一碗最稠的野菜糊糊,然后是丈夫和儿子。
     等到她和两个女儿的时候,锅里的糊糊里,一根野菜都没有,只剩下清汤寡水。
     看着孝顺的儿媳妇,郑母笑着将碗里的糊糊分给两个女孩子。
     怕她们不愿意吃,郑母笑着解释道:
     “奶奶不饿!”
     就这么四个字,一家人流着眼泪吃完这最后一顿饭。
     吃完饭,郑老三背着包袱,领着妻儿给老娘磕头。
     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恨不得干脆和老娘一起死在家里算了。
     可想到自己的孩子,郑老三只能咬着牙坚持下去。
     “嘭嘭嘭~”
     用力给老娘磕了三个响头后,郑老三泣不成声道:
     “娘,您保重!”
     说完,郑老三领着孩子就往外面走,根本不敢回头看。
     来到屋外,张秀英和孩子们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全都害怕的哭泣起来。
     郑老三刚想安慰几句,突然远处传来一个声音:
     “老三!”第446章 郑老三[1/2页]